四位弟子拾起木棍,纷纷在土地上书写起来。陆续写完后,四人互相看看各自所写的内容,不禁对望一眼。
武吉扫视地面,发现四人写的都是同样的两个字:
修仙。
毫无悬念的答案,这是每个来昆仑求道的人共同的目的。不过,虽然写的都是同样的两个字,但四人写字时的想法,却不尽相同。
武吉的目光在四人身上扫过,问道:“说说吧,你们为什么要修仙?”
“这还用问?”虢翰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激动地站起来说道:“神族?哼!魔族?切!鬼族?呸!等我修炼成仙,这些都是浮云!玄清九境,无上狂力!且看本少爷如何大杀四方!活着就要杀出一个逍遥世界!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地若叛我,我便灭地!天若惹我,我就破天!哈哈哈哈!颤抖吧苍天!”
虢翰手指苍穹,仰天呐喊,越说越兴奋,其余三位弟子越看越觉得好笑。
然而,武吉没有笑,表情漠然地说:“翰儿,你的想法与我年少时颇为相似。”
苏季感觉这似乎并非一个正面的评价,而虢翰则引以为荣,傲然俯视其余三位同门,得意地坐回地上。
武吉继续问道:“凌儿,你为何要修仙?”
姜凌答道:“我想治好先天顽疾,然后闯荡江湖,斩妖除魔,救黎民于水火,劫……”
语声戛然而止,姜凌低头不再说话。
苏季微微一笑,知道她想说“劫富济贫”,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武吉遥望远处的山峦,思绪起伏,缓缓说道:“记得当年的白狼,曾和你说过类似的话。”
姜凌抬起头,望着陷入回忆的武吉,眨了眨眼。
“师父!”牛竹迫不及待地问:“我可以说了吗?”
武吉回过神,笑着点了点头。
牛竹挺胸说道:“等我学会飞,第一件事就是要飞回家里,带着大奔在天上飞二十圈!”
姜凌好奇地问:“大奔……是你什么人?”
“大奔不是人,它是我家的牛,从小和我一起长大。”牛竹露出一副“怀念故牛”的表情,“小时候,村里的孩子都不和我玩,我就跟大奔说话。如果我变成可以飞来飞去的神仙,我一定要游遍山川大河,顺便采世上最好的草料来喂大奔。我每天骑着大奔,唱着山歌,在翠绿的竹林里自由自在地走来逛去,多快活!”
“哼!没出息。”虢翰一脸不屑地扭过头。
姜凌瞥了牛竹一眼:“你怎么想的都是牛和你自己的事呀?”
武吉笑道:“凌儿,如果每个人都能管好自己,这世道就太平了。阿牛心神宁静,与世无争,很是难得。凡人想活得长寿,便要返朴归真,顺应自然。修士想长生不灭,便要追求道法自然,方能无所不容,无所不能。”
苏季低头沉思,想起曾在造化玉牒上读到过七种闻所未闻的流派思想,其中蕴含着深奥的大智慧。他当时还不能完全理解,现在回想其中有关“道家”的思想,主张清静无为,崇尚自然,这种观念和牛竹刚才主张的生活方式不谋而合。
此时,旁边三位弟子的目光都聚集在苏季身上。
望向低头沉思的苏季,武吉问道:“你呢?”
苏季停顿了一下,答道:“弟子想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保护身边重要的人,挽救重要的人。”
“你不想逆天?”
“我命由我,与天何干?”
“你不想除妖?”
“妖有善恶,以心明鉴,问心无愧。”
武吉微微皱眉,“你想做的事看似容易,实则很难。”
“弟子明白。”苏季直视武吉的双眼,“一个人纵然能毁天灭地,斩妖除魔,有时依旧身不由己,否则师父之前的两个徒弟就不会死。”
其余三位弟子不由得面露惊色,感觉苏季的这一句颇为言重。
武吉脸色一沉,“所以,你想作为师做不到的事?”
“弟子正在做……”苏季沉吟片刻,道:“这次来昆仑,弟子是为求白狼王内丹,救自己的徒弟。”
姜凌震惊万分,想不到他居然主动说出来这里的目的!
虢翰眼珠子一转,恍然道:“哦……我懂了。你是来偷东西的!”
牛竹惊愕道:“三师弟,你……”
武吉问道:“我为什么要给你?”
苏季答道:“青黎蛊惑君心,白狼王入宫除害,试图拯救黎民,不幸送命。虽然仙道贵生,但死亡并非终结。若死去的修士肯用内丹挽救生者的性命,不仅没有白白牺牲,而且顺天应人,功德无量!”
武吉没有回应。
其余三位弟子互望一眼,表情各异,谁都没有说话。
漫长沉默过后,武吉依旧没有表态,只是轻轻挥了挥手。
少顷,远处浮现出一栋雾霭缭绕的阁楼,如海市蜃楼般冉冉飘来,缓停在师徒五人身旁。
苏季和姜凌定睛一看,只见那正是昨天看到会移动的炼丹房。
随着咯吱一声响,古色古香的朱红大门徐徐开启,一股浓重的灵气扑面而来。
“随我来。”
武吉没做过多的解释,只是引领四位弟子走进炼丹房,然后将大门紧紧关闭。
姜凌回头望了一眼紧闭的大门,不禁皱起眉头,已然看出这门上附有禁制,想必无法轻易从这里脱身。
苏季环顾四周,只见这炼丹房从外面看不算大,里面却宽敞得惊人,交错复杂的回廊犹如迷宫。
武吉自顾自地朝前走,眼看就要消失在回廊的尽头。
“快走!”牛竹快步跑去,其余三位弟子对视了一眼,微微点头,纷纷跟上武吉的脚步。
跟着武吉走过交错的回廊,苏季嗅到一种浓厚的药材味道,如果没猜错的话,周围一间间关闭的石门,应该都是储存丹药的地方,而且数量极其庞大。
武吉来到回廊的中心。
弟子们的脚步逐渐缓了下来,面前是一个房间,顶悬一块匾额,上书四个大字:
玉清丹冢。
姜凌心头一动,“丹冢”顾名思义,这里是储藏死去修士内丹的地方。
“进来吧。”武吉招呼一声,率先走进丹冢。
姜凌跟进去的瞬间,脸色陡然一变,只见一位十几岁的白衣小道士,一动不动地站在里面。
苏季一眼认出那的白衣小道士就是传说莲花善人的弟子,那天求内丹,跪死在山门口的孩子!
“你……你没死?”姜凌喃喃地说,惊惧的表情仿佛见鬼!
白衣小道士面目表情,如木偶般纹丝不动地站在里面,连眼睛都没眨一下。
武吉解释道:“乾元山金光洞门下的师徒二人,不久前死于截教徒之手。这小道士是莲花散人生前送我的莲藕人,是依照他徒弟生前的相貌制成。”
苏季恍然大悟,原来武吉用这莲藕人在山门前装死,是为防止很多人来索取内丹。
姜凌环顾四周,只见周围遍布大大小小的木架,每个木架上都放满丹盒,有的隐隐发光,有的落满灰尘。
苏季的目光在周围那些木架上扫了扫,想必这些忽明忽暗的丹盒里面放着的都是内丹。
武吉左手五指微动,白衣小道士随即动了起来,从木架上取下一个丹盒,当着四位弟子的面缓缓打开……
四位弟子目不转睛地盯看着,只见丹盒里放着一颗隐隐发光的丹药,交错的白色丹纹依稀可见。
姜凌懂得从内丹光芒判断内丹主人死去的时间,光芒越暗,说明内丹主人死去的时间越长。从散发的光芒来看,她觉得这颗内丹的主人应该是不久前去世的。
苏季心跳加速,已然猜到那丹药是什么,只是不确定武吉给自己看这个,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难道是……”
武吉望向苏季,“没错,这就是白狼王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