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不是会元!!!
一句话,六个字,如同六道晴天霹雳一般,接连不断地在萧蔚湶的耳边轰然炸响,把他的自尊、自信、矜持什么的,全都给炸没了。
“你说谎,我怎么可能不是会元呢?我怎么可能没有登上榜单呢?你一定是在说谎,今年的会元是我,对不对?”萧蔚湶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歇斯底里地吼叫着,面目狰狞,青筋毕露。
“萧兄,你确实不是会元,今年的会元是……”
就在这时,豫州会馆的大门外传来了报子的声音,他的报喜声在马踏青石路的节奏声中,显得格外的清楚。
“喜报,喜报,大喜报,豫州行省豫北府豫北县老爷秦讳之初,高中壬辰科第一名会元。”报子是一边骑马,一边喊着过来的。
他到了豫州会馆的门口,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跑进了会馆内,“秦老爷在哪里?我来给你报喜了。”
秦之初难以相信地站了起来,有些木讷地说道:“我……我就是秦之初。”
报子噌噌几步,走到了秦之初面前,站直身子,气沉丹田,用尽最大的力气,吼道:“喜报,喜报,大喜报,豫州行省豫北府豫北县老爷秦讳之初,高中壬辰科第一名会元,金銮殿上领班面圣。”
喊完之后,报子扑通一声跪在了秦之初面前,“小的给会元老爷道喜,你是文曲星下凡,在殿试上,一定会被万岁爷亲笔点为状元。”
“啊”,“啊”两声尖叫,一声低沉,一声尖细。韩青石、李玉玲不约而同地跳了起来,“大哥(哥哥)中会元了。”
报子见多了这种场面,有些乐极生悲的,在得到报子报喜后,兴奋过度,脑淤血、心肌梗塞什么的,直接死掉的,也不少见。
“小的给会元老爷道喜了。”报子再次喊了一声,这是提醒秦之初该给赏钱了。
韩青石从他怀中掏出一沓子银票,从中抽出了十几张,拍到了报子的手里,“爷我今天高兴,这都是赏你的。”
报子一看,惊喜连连,韩青石赏他的银票每张一百两,十几张就是一千多两,比他今天前面跑的那几个喜报,得到的赏钱加起来还要多好几倍。
“谢会元老爷赏,谢爷赏。”报子朝着秦之初、韩青石各自磕了一个头,揣着银票走了。
哗啦一声,豫州籍的举人,除了失落的萧蔚湶等寥寥几个之外,其他的全都围了过来,纷纷地向秦之初表示祝贺。
不管他们以前是如何看秦之初的,现在结果已经出来了,秦之初是板上钉钉的会元,壬辰科礼闱第一名,不趁着现在的机会和秦之初搞好关系,更待何时呀。
秦之初也回过神来,连忙在脸上堆满了笑,谦逊地向道贺的众人回礼。他虽然没有跟着他爹学做生意,但是他爹“和气生财”,“见人三分笑”的理念,他是记在了心中的,他并没有因为自己中了会元,就把自己搞的高高在上。
徐世森捧着大红花,从人群后面挤了进来,开玩笑地说道:“秦兄,没想到你隐藏的这么深呢。会元!会试第一名!咱们豫州上次中会元,还是五百多年前的事情。你今儿个中了会元,可以说是一扫咱们豫州五百年文风的颓势,为咱们豫州争了光。我可要恭喜你呀。”
“徐兄,同喜,同喜呀。你不是也中了贡士吗?十五年夙愿得偿,小弟也替你赶到高兴呀。”秦之初笑道。
徐世森把大红绸做的红花给秦之初带上,“秦兄,按照惯例,礼部放榜后,所有的贡士都要戴红花,骑大马,四九城游街,以示庆贺。走吧,你是今科会元,你不带这个头是不行的。”
秦之初点点头,游街四九城是他奋斗了十几年的梦想,没想到今天终于实现了,而且是以这样一种他连想都不敢想的方式。
秦之初带头,秋东海、徐世森还有裴如云紧随其后,在众人的簇拥下,出了豫州会馆。会馆门外,早就有人准备好了披红挂彩的高头大马。马夫把最好的一匹马牵到秦之初面前,请秦之初上马。
秦之初抬腿认蹬,翻身上马,围观诸人齐齐喝彩,明面上是赞秦之初身手干净利索,但实际上多是拍马屁的。
秋东海、徐世森和裴如云也依次上马。韩青石把牵着秦之初那匹马的马夫撵走,他自己抓住了缰绳,他今天要亲自为他的结拜大哥牵马,不这样,不足以表达他对大哥的崇拜之情。
豫州会馆将造就准备好的鞭炮点燃,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秦之初他们开始了在四九城游街。
紫禁城,御书房。
身穿赭黄色龙袍,头戴乌纱翼善冠的顺德帝俯首批阅着奏章,苏培荣手捧拂尘,一脸平静地站在御案旁,时刻等候着接受来自顺德帝的皇命。
把最后一份奏章批阅完,顺德帝伸了个懒腰,“培荣啊,今天是礼部放榜的日子。外面的情况怎么样?”
苏培荣回道:“和往年一样,在礼部衙门外聚集了不少举人、民众等着看榜。大家对今年中榜之人并没有什么的看法,只是对会元都觉得有些陌生罢了。”
顺德帝脸上露出一丝感兴趣的表情来,“今年这个会元有意思,才二十一岁,说来,也算是我们大周王朝最年轻的会元之一了。他写的文章,朕看了,他能够对鬼、神、仙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实属不易。”
苏培荣恭维道:“还是万岁爷题目出的好,这才把埋藏在芸芸众生中的明珠发现出来,如果没有万岁爷你的神来一笔,哪有他的出头之日呀?”
顺德帝呵呵一笑,他从桌子上那厚厚一摞奏折中抽了一本出来,放在了御案的角上,“培荣啊,这是朕专门让人调查的一些情况,都是关于秦之初的。你看看。”
苏培荣上前一步,把奏折拿了起来,退后一步,弯着腰看了起来。奏折上把秦之初的情况讲的非常清楚。秦之初祖上是平民出生,历经几辈的积累,家中有了一份还算客观的家产。秦之初的祖父立志在科举上闯出一番名堂来,二十多岁中了秀才,就当他准备前往洛都府考取举人的时候,适逢豫州大旱,豫北府更是连续一年多,滴雨不下,庄稼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