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唐山大地震》在洛杉矶比利怀尔德剧院举行首映式。
顶峰娱乐对电影的宣传卯足了劲,邀请了包括基努·里维斯、妮可·基德曼在内的众多明星助阵,红毯之上星光熠熠,热闹程度堪比好莱坞大片。
张然无疑是希望《唐山大地震》能够在北美取得好成绩的,不过他清楚这非常困难。上一世,冯小钢的《唐山大地震》在北美的票房仅仅只有6万美元。美国观众不喜欢看字幕,不管制作多精良,也不管你投资有多大,只要是外语片,在美国观众看来就是文艺片,往往只能在艺术院线上映。
在过去二十年中,外语片上映规模超过两千馆的电影只有三部,《卧虎藏龙》、《英雄》和《功夫》,全部是动作片,因为动作片有固定的粉丝群;其他类型的电影超过一千馆的都只有一部,意大利的《美丽人生》,这还是靠奥斯卡加持,慢慢从一百多馆增加到一千多馆的。
《唐山大地震》能够获得一千八百馆开画,对一部并非动作片的外语片来说,已经创作记录了。
尽管有一千八百馆开画规模,但最终票房能够达到多少,张然还是没底。到目前为止,他的电影除了《时空战士》外,在北美最高的是《飞行家》,票房一千万,这还是在有奥斯卡提名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
张然对《唐山大地震》的期望是超过两千万美元。
如何能够取得这个成绩,那么《唐山大地震》可以轻松杀进北美外语片排行榜的前十名,这个成绩对后面发行DVD将会很有利!
不过这次到美国,张然并不完全是为了宣传电影,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
电影放到一半,张然起身来到剧院的卫生间,在确认整个卫生间都没人后,他进入其中一间,坐在马桶上,一手捏着喉头,拨通了一个号码。
美国矿务局地质学家加维约正坐在办公室,慢慢翻着手里的《美国地震学会会刊》,上面有他一篇文章《青藏高原东缘断层的活动构造》。
去年九月,加维约接到了一个奇怪的电话,在电话中一个神秘男子说,他受到了上帝的启示,在明年5月的某天,在某个地方会发生一场大地震,可没有人相信他。所以,他希望加维约发表一篇文章,论证那天会发生地震,事成之后他将支付加维约500万。
这种说自己受到神谕,受到上帝启示的人在现实中太多了,不是疯子就是骗子,加维约直接挂掉了电话。
没想到一周后,加维约再次接到了那个男子的电话,对方告诉他,已经将50万美元的预付款打到了他的帐号里。将信将疑的加维约到银行一查,账户里竟然真的多了50万美元,他当时就傻了。
不过加维约没有报警,之后的几天,他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是遇到了宗教狂热者,还是遇到了什么阴谋?只是他觉得阴谋的可能性不大,自己是个地质学家,很快就要退休,既不是什么有钱人,身上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谁会对自己搞什么阴谋呢?他觉得可能是某个大富豪不知道那根神经抽了,或者发了癔症,觉得某个地方会地震,希望通过某个地质学家发表论文来预警。
差不多又过了一周,加维约再次接到神秘人的电话。这次,加维约直接答应了神秘人的要求。他是个即将退休的地质学家,500万美元对他的诱惑力太大。
神秘人的要求很简单,只需要在2月份将论文发表在任意一本专业刊物上就可以了。
现在自己的文章发出来了,不知道神秘人的电话什么时候再打过来!
就在此时,手机突然响了,加维约接通了电话:“你好!”
一个低沉的男声传了过来,带着点意大利口音:“加维约先生,文章发出来了吗?”
加维约心猛然一跳,马上道:“已经发了,2月份的《美国地震学会会刊》!”
电话的那头,男子明显松了口气:“愿上帝与你同在,加维约先生,你是个好人!钱很快打到你的帐号!”说完,男子挂掉了电话。
加维约长长舒了口气,随即露出了笑容,500万啊,有了这笔钱自己退休后就可以安享晚年生活了。
与此同时,卫生间里的张然轻轻呼了口气,用电影《唐山大地震》唤起观众和国家对地震的记忆,用加维约的文章预警,再用微博的几千万用户进行传播,现在最重要的几项准备都已经完成了!
张然坐在马桶上将所有环节细细想了一遍,整个计划没有纰漏,自己也没有露马脚的地方,就算追查也查不到自己的头上来。他将手机卡抽出来,扔进马桶,按下按钮,将其冲进了下水道。
从卫生间出来,张然回到放映厅,他看了看四周,观众都沉浸在电影的剧情中,一个个泪眼朦胧,没人注意自己。他笑了笑,也认真看起电影来。
观影过程已经无需赘述,中国人重视亲情和家庭,美国人同样重视,最终电影在观众朦胧的泪眼和掌声中谢幕。
伴随着首映仪式的结束,《唐山大地震》的媒体评论也火热出炉。
《综艺》详细介绍了唐山大地震的背景,并称赞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张然展现出来极强的悲悯意识,具备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更高的道德标准。
《华尔街日报》以整版的篇幅对电影进行了深入报道,报道中说:“作为全球第一部4K电影,作为第一部呈现在IMAX屏幕上的非好莱坞电影,影片中大部分都在唐山拍摄完成,一些群众演员曾经历过1976年的大地震。通过电影,我们看到了一座城市的浴火重生!”
与国内媒体和影评人喜欢空发议论不同,在美国有很多重视电影语言和技术的影评人,而这部分影评人更是对《唐山大地震》给予了盛赞。
《好莱坞报道者》的知名影评人托德·麦卡锡给出了九十五分的评价:“以往的灾难片,其色彩构成基本上与现实接近,每一种颜色都在画面中存在。《唐山大地震》展现出了惊人的创造力,电影中色彩大多是表现心理层面,电影的色调会随着故事发展不断变化,进而将人物的心理状态凸显出来。其中张婧初扮演的于红最为明显,于红最初出现的色调是暖色,接到母亲生病的消息,色调开始变冷。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她回家的过程色调越来越冷,当她回到唐山知道亲人罹难之时,整个色调更是冷到了极致,给人一种寒冬的感觉。在发现儿子还活着后,整个色调迅速转暖,直到最后与现实的色调一致。这种色调的变化,显现出了银幕影像塑造出的幻觉魅力,并直接为影片的主题服务。”
《电影评论》给出了满分的恐怖高分:“《唐山大地震》将众多战争片的表现手法引入《唐山大地震》,完成了对灾难片的一次突破,灾难片表现灾难的场景无疑是最大的看点,张然采用了以为战争片才采用的手持摄影技法,大量的手持摄影为观者带来了极强的代入感,观众能够清楚的感受到大地震、以及持续不断的余震所引发的摄影机晃动,让观众仿佛置身地震区。
除此之外,电影采用了90度快门角度进行拍摄,将人物动作和地震的细节非常清晰的捕捉下来,给人一种生涩,坚硬的感觉,将地震效果营造了极致,给人以极强的临场感。这些,无疑都是以往灾难片极为罕见的。”
普通电影中运动镜头会有拖尾现象,高速运动的物体往往很迷糊,比如地震时坠落的石块,爆发时蹦起的泥土都是如此。
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提高快门速度,比如《霍比特人》采用的每秒48帧的技术拍摄;另一种则是调整快门角度,这种拍法是摄影师卡明斯基拍《拯救大兵瑞恩》时创造的,电影里的爆炸,土蹦起来的颗粒感特别明显,在那之后战争片的爆炸戏都喜欢采用这种拍法,包括冯小钢的《集结号》。
不过以为没有哪部灾难片这么做,灾难片不像拍爆炸戏那么简单,把炸药埋好,然后引爆就可以了,灾难片的特效大多需要后期做,采用这种拍法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因此没有哪部灾难片大规模采用手持镜头,也没有哪个采用90度快门角度拍摄。
从技术层面而已,《唐山大地震》确实是灾难片的一次突破。
不过《唐山大地震》并不是无可挑剔的电影,收到的差评也有,不过这些差评主要是对中国不了解,无法理解里面的人物,还有就是直接往政治上扯的。
“张然作为北平奥运会开幕式的导演,与政府保持着亲密关系,而这部电影本身也是由政府投资,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中国士兵,他们勇敢无畏,强悍得像机器人。这些士兵去地震灾区救灾,既然完全不带武器,甚至不带工具,这些细节太过虚假。这是一部缺乏感情的拙劣政治宣传片!”
“张然采用了一维的,充满爱国之心的方法来展现唐山大地震。近来中国政府开始加强文化宣传,很多中国电影显示出更加感性的民族主义、沙文主义,《唐山大地震》也是如此。与同类经典影片的纵向比较《唐山大地震》显得肤浅,叙事主体无力。”
不过差评终究只是少数,在烂番茄上《唐山大地震》的新鲜度达到了86,MTC的综合媒体评分也达到了78。
对与华语电影来说,这个评价算不上特别高,华语电影烂番茄新鲜度和MTC评分向来都不错,张艺谋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国内恶评如潮,烂番茄新鲜度依然有78,MTC评分也有74。
不过要是跟好莱坞灾难片相比,《唐山大地震》的这个评分简直是神级的。在过去十年期间,好莱坞灾难片除了《泰坦尼克号》获得了83的新鲜度,以及MTC综合评分74外,再也没有哪部灾难片的评分超过60分。
从这个程度而言,《唐山大地震》绝对算是一部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