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我从顶流塌房了,系统才来?

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人镇压十一国

微博上。

在“西楼”的上一条博文评论区,网友们依然还在热情高昂发表着评论。

“西楼,亮出你的绝活。”

“给《春江花月夜》配一首诗词呀。”

“各位,别给西楼压力了。”

“这种古筝曲,其意境已经超神,任何诗词都无法体现出它的深度。”

“……”

其实绝大部分网友就是凑个热闹。

大家心中都明白,西楼要针对这首古筝曲来写诗词的概率几乎为零。即使会写,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写出来的。

真当西楼是哆啦A梦啊?想要什么诗词,只需要伸手一掏就能出来?

然而。

就当众人凑热闹的时候。

忽然,所有关注了西楼微博的人,手机下放都弹出了一条消息:您关注的博主“西楼”刚刚发布了一条新微博,赶快来围观吧~~~

嗯?

西楼发新微博了?

估计是给网友们的玩笑做出一个回应。

成千上万的人心中一边想,一边点开了消息,直达西楼发布的新微博。

下一秒。

一篇名为《春江花月夜》的诗映入了大家眼前。

那一瞬间,每一个人都陷入呆滞。

啥?

这是啥?

卧槽!

我们只是开一句玩笑话而已,你来真的啊?

关键是,这才过去多久,满打满也没有几分钟吧?

几分钟你就给整出了一首诗?而且看这首诗的规模,并不是简单的四句或者八句,而是洋洋洒洒十几二十句。

这不是一篇打油诗吧?

也只有打油诗,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出来。

“写的什么?”

“快让我看看。”

“我小学文凭,我先看。”

“是不是乱写的啊?”

“这么短的时间,能认真才怪了。”

“估计就是西楼跟我们开的一个玩笑。”

“……”

在最初的惊异后,网友们开始认真看向这首诗的内容。

能够关注西楼的网友,多多少少在文学上都有一些造诣,再不济也上过高中。

所以对于古诗词,都有着基本的判断力。

只是瞄了一眼,许多人忽然就瞪大眼睛。

接着,一个个眼珠子差点凸出,整个人头皮发麻。

“这是?”

“啥呀?”

“???”

“??????”

“!!!”

许多人就这样拿着手机,眼睛直勾勾看着屏幕,感觉自己灵魂已经出窍。

在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数哪个朝代的诗最出名?

估计只要是稍有文化的人都会脱口而出:唐!

大唐盛世!

这个时代,涌出了不计其数的诗人,写出了不知道多少传世作品,将华夏的古诗水平推到了一个让其它所有朝代只能仰望的高度。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李商隐、王昌龄、杜牧、王维、白居易、孟浩然、柳宗元、李贺……任何一个拎出来,都能吊打其它任何朝代的诗人。

这么多的诗人,全都诞生于唐朝。就能够想象出唐朝的古诗文化是何等的昌盛。

而在不计其数的传世经典古诗中,却有着一位诗人,他一生只写了两首诗。但是他却仅凭其中的一首诗,便在盛唐时代冠绝一世,成为最耀眼的存在。

这首诗,更是被称为“孤篇压全唐”的存在。

在整个唐朝,诗有多少传世经典?

不计其数!

能够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的,便是精品中的精品。

而能冠以“孤篇压全唐”的美誉,可想而知。

这个人,为张若虚。

这首诗,便是《春江花月夜》!

今天晚上,王默趁着这个机会,便将它拿了出来。

你们不是要我写诗吗?

你们不是说《春江花月夜》的古筝曲没有任何诗词能够表达出其意境吗?

那我就写给你们看看!

仅仅只是第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便惊艳到了每一名网友。

至于接下来的诗句。

每看一句,网友的心就猛跳一下。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全文十八句诗,任何一句拎出来都是如此的惊艳,加在一起更是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终于。

评论区的网友,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发出怪叫。

“我勒个擦!”

“这是西楼在几分钟内写出来的诗?”

“我人都麻了。”

“谁不麻啊?”

“不懂就问:这首诗是什么水平?”

“什么水平?能让你现在学的古诗词的作者全都下跪膜拜的水平。”

“……”

越是在古诗词上造诣深的文人,越能感受到这首诗的不凡。

不少人看着一句句宛若天外飞仙的诗句,震得话都不会说了。

心中犹如油锅在翻滚。

大哥啊!

西楼大哥啊!

我们只是一句玩笑话,你就祭出了王炸?

要不要这么玩?

央视十一套。

此刻,节目刚好进入了广告时间。当然,广告基本上都是公益的。

正因为有着空闲时间,王默才有机会写出《春江花月夜》。

演播厅。

本来还沉静在无言古筝曲带来震撼中的双方代表团,忽然发现观众席躁动起来。并且嘈杂声越来越大,甚至不少人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呼声。

“发生什么事了?”

刚开始,台上坐着的双方代表以为观众是因为无言演奏的古筝曲而躁动,但渐渐就发现有些不对劲。

无言的演奏都结束好几分钟了,该躁动早躁动了。

不多时,他们就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是华夏的诗词达人“西楼”专门为《春江花月夜》的古筝曲写了一首诗。

听到这话。

赵树惊得差点跳起来。

别人不知道,他还能不知道?

西楼就是无言!

就是王默那小子!

这家伙不是在后面弹琴吗?什么时候去写诗了?

至于其他代表,同样面面相觑。

“开什么玩笑?”

“这首古筝曲才出来几分钟,就有歌颂它的诗出来了?”

“马屁精吧?诗肯定乱来的。”

“……”

但是,在一分钟后。

所有人都看到了这首《春江花月夜》。

所有人都闭上了嘴,每个人只是呆呆看着诗句,眼里一片茫然。

尤其是十一国的代表,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今天,我们是撞了妖孽的窝吗?有一个无言还不够,又出来一个西楼?

这些十一国的代表,除了在音乐上有着高深的造诣,他们对华夏古诗词的了解同样很深,甚至可以说每一个人都崇拜华夏的文化,这才在华夏古典音乐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所以见到这首诗,心中的震撼丝毫不弱于华夏代表。

越看越是心惊。

“这首诗写的内容,完全展示出了《春江花月夜》的美妙!”

“天哪,真的有人能够将刚才那首古筝曲的已经写出来?”

“我怎么感觉,这首诗比古筝曲更牛?”

“你说得对,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如此诗句,如此意境,甚至超越了无言的演奏。”

“是的,看诗句,更能感受到惊人的美丽。”

“天哪!《春江花月夜》的古筝曲已经是巅峰,这首诗却尤胜一筹,简直不可思议!”

“……”

后台。

央视十一套的导演见这首诗如此惊艳,心中微动,马上给几名工作人员吩咐了几句。

工作人员闻言,点头答应。

十分钟后,广告时间结束。

主持人上台,微笑道:“各位,请问刚才无言先生演奏的《春江花月夜》,你们听够了吗?”

“没听够!”

观众马上大喊。

主持人笑道:“那我们让无言先生再演奏一遍可好?”

“好!”

“必须好!”

“要得,要得。”

听到主持人的话,即便是井川一野都忍不住脸上现出激动,因为像无言刚才的演奏,可谓还是千载难逢,他若是能多听一遍,绝对受益匪浅。

听到现场的欢呼声,主持人微笑道:“那我们就有请无言先生再给我们演奏一遍吧。当然,第二遍的演奏,跟第一遍形式稍稍有些不同。大家应该都知道就在几分钟前,西楼专门为这首《春江花月夜》写了一首诗吧?如今,我们请到了华夏著名的朗诵家赵正明老师。当无言先生在演奏古琴曲的时候,赵正明老师将会同步朗诵诗。那接下来,就让我们欣赏一下,当这首《春江花月夜》的音乐和诗碰撞在一起后,会有怎样的效果吧?有请赵老师上台~~~”

主持人的这番话。

着实让不少人微微一怔。

音乐和诗的碰撞?

当众人面面相觑的时候,无言已经拨动了古筝弦,音乐传出。

接着,一身正装的赵正明开始了朗诵:“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就在音乐和朗诵的诗句交汇的刹那。

所有人心中似乎被狠狠撞了一下。

因为这首曲子,跟这首诗,似乎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仿佛古筝曲就是为这首诗而生,这首诗又完完全全将古筝曲的意境给绽放了出来。

“太美了。”

“我灵魂似乎都得到了升华。”

“极致的灵魂洗涤。”

“……”

十一国的代表,脸上同样现出了浓浓的震撼。

他们研读华夏文化数十年,直到今天才明白原来华夏不同的文化还能如此水乳交融,继而达到一个全新的巅峰。

音乐为诗词服务,诗词又反过来反哺音乐。

两者的交汇,是如此的天衣无缝。

井川一野心都在战栗,他本来已经尽量高估《春江花月夜》这首古筝曲了,可直到此刻他发现自己依然低估了它。

这样的曲子,它们扶桑国恐怕上百年、上千年,甚至永远都无法创造出来。

那是文化差异的本质。

那是一代传承的差异。

它们扶桑国看似学到了古典音乐的精髓,但却只是外表而已。真正的内涵,却依然蕴藏在华夏这个泱泱大国的深处,唯有华夏血脉才能将之唤醒。

所有人。

都被这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惊住,继而为之沉迷。

直到音乐和朗诵同时停止。

不少人回过神,脸上依然有着恍惚之色。

主持人再次快步上台,微笑道:“感谢赵老师,感谢无言先生。那么接下来,我们继续开始交流赛吧?下一场的交流,轮到竹笛了。华夏这边还是无言先生出战。那请问十一国的代表们,你们将会派出谁?”

一番话,让十一国的代表全都将心神从刚才的恍惚中拉了回来。

然后,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一时失声。

尤其是站在一旁,本来要参与竹笛交流赛的暹罗国代表巴松,居然下意识后退了几步,脸上闪过一丝惧色。

想起前三场交流赛,无言展示出来的强大。尤其是刚才表演时的惊艳。巴松心中根本生不起半点上台的勇气。

十一国其他的代表,同样表情极为复杂。

目光看着帘子,一颗心都极为沉重。

这样的无言,还让他们怎么去比?

这一幕,被华夏这边的代表以及所有观众在眼里,心中热血翻滚。

无言!

他这是以一人之力,镇压住了十一国代表!

那接下来的比赛,还能进行吗?

作者感言

十步杀一仙

十步杀一仙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