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调查,纽约市有超过百分之六十的人口都知道这次诽谤事件,而全美国也至少有超过一半人口听闻过这次事件。其中三大商业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进行了报道是原因之一,而纽约市市长和洛杉矶市市长两位政治人物的发表言论,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显然,这已经成为了社会探讨问题。
大家对“埃文·贝尔事件”的关注已经离开了事件本身,更多是关注事件背后的意义。正如威廉·伍德所说,如果只是克雷格·库克一个人,他是绝对没有如此大能量的,能够将这次事件闹得如此沸沸扬扬。真正的幕后黑手,还应该算上新闻媒体一个。新闻行业的职业道德准则问题,再次成为聚焦对象。
同时,网友们的盲目从众心理,也成为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新课题,网络效应对舆论的重大影响。这个课题,也成为未来十年讨论不断的课题。只是,埃文·贝尔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成为了这个课题的导火索之一。
在真相大白之后,有不少社会学者都加入了讨论的行列,认为这次事件体现了网络信息时代,新闻媒体对爆料的渴望,同时也是观众对消息劲爆要求的提高,还有网络假消息的纵横,以及网民缺乏辨识能力的担忧。还有心理学者、法律学者、教育学者等各个专业领域都加入了讨论之中,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课题。
埃文·贝尔的名字,非本意的,成为了网络效应对舆论重大影响的第一个重大案例,甚至之后还出现在了教科书之中,让所有人啼笑皆非。
真相大白之后,埃文·贝尔仅仅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了一句话而已,却让整个美国舆论界都混乱了起来。所有媒体更是提心吊胆,十一工作室对七十六家媒体的起诉,让这些媒体都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他们完全不知道十一工作室是什么打算。
要知道,诽谤罪,在美国可是一个棘手的罪名。
在崇尚言论自由的美国,每一位公民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可以批评政府的政策失当,即便你的批评缺乏事实根据,甚至完全失实,政府不会告你诽谤。
单纯从理论上来说,如果用失实的语言公开攻击别人,造成对方的经济或名誉损失,就构成诽谤罪,但是实际情况远比这要复杂得多。
在美国,有两种人如果被人公开责骂,是很难起诉别人诽谤的。一种是政府公务员,一种是名人。作为政府公务员,必须忍受被人责骂的痛苦,即便对方的责骂是完全失实的,也不能告对方诽谤。作为名人,也是如此,因为身为公众人物,别人的谩骂,当事人也只能忍受,如果因为被骂就去起诉别人,一般也告不赢。
这里引发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可以叫做名人或公众人物?其标准是什么?法律上似乎没有很明确的规定,据说美国的一些案例显示,有些法官认为你的大名在网上或媒体上公开报道过三两次,就算是名人了。埃文·贝尔,显然就是一位名人。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言论自由,名人受到言论攻击,甚至诽谤时,也很难通过法律途径获得胜诉。如此困难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对于名人的报道往往是捕风捉影,这是为了满足公众知情权和言论自由的基本权利。而在诽谤罪定罪条件中,必须要能够证明“经济或名誉损失”。
经济或名誉损失自然不能空口无凭,例如某人造谣说当事人有传染病或不良嗜好,使当事人失去了一个年收入为十万美元的工作职位,那么当事人就有了告他诽谤的真凭实据。为了要证明自己受到经济损失,可能要公开当事人的个人收入;为了要证明自己的精神损失,可能要公开当事人的医药费用,等等。如果不想公开,或者拿不出真凭实据,就最好不要轻易告人诽谤,否则就是白花精力、时间和律师费。
而名人,恰巧无法出示这方面的真凭实据。因为作为公众人物,本来就是处于镁光灯之下的职业,加诸在其身上的“诽谤”,大多都只是娱乐效果之一,制造的伤害根本无法取证。比如说公众人物提出证据说,因为诽谤自己丢失了一个面试机会,“面试机会”这样虚拟的东西是不能作为证据提交的。所以,公众人物要用诽谤对抗媒体,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行为。
如果是超级大公司,表明了公司追究责任的决心之后,对于诽谤事件的处理,一般还是会放松态度的,毕竟和媒体打好交道、换取利益,才是大公司掌舵人明智的做法。但十一工作室,准确的说是埃文·贝尔,媒体实在不清楚这个个性十足的少年会做出些什么,就算明知道媒体诽谤的罪名无法取证,也许他也还是会和七十六家媒体鱼死网破、不死不休在法庭上闹,这是绝对有可能的。
于是,当埃文·贝尔状告海蒂·蒙哥马利、克雷格·库克的案件在法庭正式开庭时,法庭门前的广场就被一百多家媒体占据了,那七十六家被起诉的媒体自然全部抵达了现场。谁都知道,海蒂·蒙哥马利、克雷格·库克的案件审理完毕之后,就轮到媒体们了。所以,大家对于这次案件的结局,以及十一工作室的立场都十分瞩目。
意外的是,海蒂·蒙哥马利、克雷格·库克和埃文·贝尔三个人居然都出现在了法庭,原本媒体还猜测说,现在声名狼藉、人人喊打的海蒂·蒙哥马利、克雷格·库克两个人会委托律师出席,不想两个人居然就直接出现了。
记者们会顾忌埃文·贝尔,但却不会顾忌海蒂·蒙哥马利和克雷格·库克,闪光灯就如同一桶银色的水一般往两个人身上泼了过去,刹那之间就让白昼失去光彩,强光抢占了所有人的视线。两个人低头在记者群中穿行,走到门口的台阶时,两个人停下了脚步转过身,似乎准备说些什么,但记者们却一窝蜂涌了上来,无数只话筒伸了过来。
“蒙哥马利,对于你欺骗了所有人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
“库克,你策划了这次事件,环球音乐声明将永远封杀你,是真的吗?”
纷乱的声音将两个人刹那间就吞没了,克雷格·库克只犹豫了一下,就转身走上了台阶。海蒂·蒙哥马利似乎还有些不甘心,但看到眼前这凶狠的架势,也不由退缩了,转身快步跟上了克雷格·库克的步伐。
当埃文·贝尔出现时,现场所有的吵闹全部消失,记者们居然同时陷入了沉默,一片鸦雀无声,只有快门的声音在冷清地响起。说来十分搞笑,媒体对于埃文·贝尔,似乎有些愧疚,有些害怕,又有些敬畏的模样。也许,在这一刻,媒体们的确是意识到了,他们对于利益的追求,伤害到了埃文·贝尔。但这种情绪不会持续太久,媒体最擅长的,莫过于在伤口上撒盐、旧事重提、还有选择性遗忘,他们终究还是会再次围堵埃文·贝尔、再次为了新闻利益而追逐埃文·贝尔。
不管后来如何,在此时此刻,现场的安静却透露着一种诡异,至少埃文·贝尔的强大气场,是震慑了全场。
海蒂·蒙哥马利、克雷格·库克的诽谤罪,虽然也是隶属于名人范畴,但取证没有任何困难。两个犯罪嫌疑人联手制造恶劣事件,不仅涉及了诽谤,还涉及了捏造事实、制造伪证、妨碍政府人员办案等多项罪名;同时埃文·贝尔的名誉损失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情况下,媒体和网络上辱骂的帖子,都可以作为埃文·贝尔损失和伤害的证据指证两位犯罪嫌疑人。
所以,在一百多名现场观众和评审团的监督之下,法官当场判决海蒂·蒙哥马利、克雷格·库克诽谤罪成立,海蒂·蒙哥马利抵偿埃文·贝尔一百五十万美元,以及十个月监禁;克雷格·库克抵偿埃文·贝尔五百万美元,以及二十四个月监禁。
离开法庭之后,在门口,海蒂·蒙哥马利、克雷格·库克和埃文·贝尔一起被一百多家媒体围堵在了台阶之上,无处可逃。
海蒂·蒙哥马利下意识地低头躲在了后面,似乎如此一来媒体就不会捕捉到她的画面了,但时不时她还是会用眼睛余光偷瞄一下媒体和旁边的人,她总还是抱着一丝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大家的同情,以逃脱罪名。可惜,现在一切幻想都成泡影了。
克雷格·库克阴沉着脸,试图找出一条路可以闯出去,但未果。那消瘦下去的眼眶恶狠狠地盯着埃文·贝尔,他和埃文·贝尔如今就是不死不休了,没有舒缓的余地。
此时随同而来的泰迪·贝尔和伊登·哈德逊正在拦截着不断朝前涌的记者们,这些记者都着急想知道十一工作室的立场,是否会以诽谤罪的名义起诉这些媒体。
埃文·贝尔站在后面,看着自己面前无数个话筒,还没有想着该如何开口,就看到了比自己先出来一步的克雷格·库克,这段时间压抑在心底的怒火终于找到了宣泄口,一个箭步上前,钵盂大的右拳恶狠狠地就往克雷格·库克那苍白的脸颊上挥舞了下去。
一拳,又一拳,再一拳。毫无反手之力的克雷格·库克,应声而倒。
现场的声音顿时全部消失,一片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