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森·达利转身离开,将舞台重新留给了埃文·贝尔。埃文·贝尔也没有再去更换服装或者做什么准备,只是回头看了一下现场乐队。现场乐队是一个十分注重配合的环节,歌手和乐队之间能够找到默契,也就将决定表演的质量。埃文·贝尔已经习惯和法外狂徒合作的感觉了,更换表演乐队不是问题,但却没有任何的彩排,这就值得担忧了。
埃文·贝尔对着乐队说到,“给我一个节奏。”
现场乐队也知道埃文·贝尔是一个现场表演很丰富的歌手,虽然没有彩排,但他们可以利用经验来弥补,所以听到埃文·贝尔的话语,现场乐队就互相看了一眼,鼓手率先下了鼓点,“砰砰砰”的鼓点节奏开始从音响里传播出来,埃文·贝尔抬起了自己的右手,用指尖在空中轻轻敲打着节奏。这其实就是埃文·贝尔在和乐队呼应的一种方式,双方正在寻找一个契合的结合点。
忽然就看到埃文·贝尔的右手往下一沉,乐队的键盘音就落了下来,“栖息之地(Only.Place.I.Call.Home)”那清脆有力的音乐声就蹿了出来,埃文·贝尔低下头,用自己的耳朵去识别乐队演奏的特点。
“栖息之地”的前奏十分有特点,完全用键盘音来构成,却带着一种从旋律骨子里传递出来的力量,甚至可以在脑海里浮现手指和琴键接触时那堪比千钧的重压,但是在这有力的键盘音之后却彷佛是清澈叮咚作响的泉水,在耳边轻轻跳跃,有着一种清爽却又隐含着忧伤的感觉。
“你的泪水洒落我的肩头,在那恳求我留下的眼神之中打转。”埃文·贝尔拿起了话筒,开始歌唱起来,虽然最开始的起步调子并不高,但是埃文·贝尔的声音却十分清晰有力,咬字略显独立清晰,将旋律从唇齿之间泄露出来,歌曲的真实情感就这样在耳边缓缓萦绕,“我最终还是决定去奋斗,也许我为之稍晚,但是会有好运相随的。如果可以,我应该带着你,但很抱歉,我不得不说放弃。”
第一段的演唱和现场乐队契合起来之后,整个节奏就被埃文·贝尔掌握在了手心里,表演也就逐渐放开了手脚。旋律开始缓缓走高,埃文·贝尔的声音伴随着铿锵有力的琴键音,彻底爆发了出来,“把你的疑惑和不安抛弃在风中,也许你会迟疑,但我都铭记心底,我终究还是会归来,你可以相信,你就是我唯一的栖息之地。”埃文·贝尔的嗓音是如此坚决,但是这种恍惚的嘶吼,却又没有将情绪完全宣泄出来,那种隐藏在沙哑嗓音里的悲伤、踌躇、痛苦和思念,就好像有力的琴键音一般,如同一记记重锤砸了下来。可是到了最后一句歌词时,“咫尺或天涯,有你之处就是我所向往。”埃文·贝尔却又将咬字拉长,将旋律之中的不舍、哀愁穿插在旋律之间迸发出来。
“每每夜晚孤寂,每每沉醉肆意,都不会成为问题。我相信,如果我深深地伤害了你,请在我的标签上铭记,我可以十倍奉还你,你就是我唯一的栖息之地。”
埃文·贝尔的嗓音在摄影棚现场飞向高空,然后化作千万个充满着无限哀切的乐符,洒落下来,就好像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倾盆大雨,所有的低落和悲伤没有任何间隙倾泻下来,让听众没有任何区别,都被牢牢地笼罩其中。
“栖息之地”的创作灵感其实是来自于遭受止损程序召唤回战场的士兵,表达的是一颗游子之心对家乡的思念,也算是一首反战曲目。不同于“道歉”的缠绵悱恻,埃文·贝尔在演唱“栖息之地”时整个嗓音的爆发力被蕴藏在每一个词汇里,如同一束束烟花绽放开来,所有的情绪融汇在一起,就变成了一条河流,水银泻地一般将整个摄影棚占满。
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埃文·贝尔表现了截然不同的两首歌,而他的掌控力和表现力却是又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栖息之地”的演唱难度相对于“道歉”的细腻来说没有那么复杂,但是要将这首歌的精髓演绎出来,却没有那么容易。
哀切、恳求、悲伤、遗憾、失望的负面情绪,在旋律之中清晰可见;但是歌词里却孕育了无数的希望,即使离开家乡,内心依依不舍,但心底深处依旧满怀着希望——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再次回到家乡,不要说荣归故里,至少是平安归来。这种绝望之中的希望曙光,彷佛矛盾,却又浑然天成地融合在了歌曲之中。
“岁月失去,我们老矣,你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继续等待下去,那么我可以向你保证,这不是总是要发生的事情,你说,每次你的离去都是相似的。如果你认为我们会散落天涯,就算你已经不放在心上了,我还是会不离不弃。”
埃文·贝尔那清澈到令人心碎的嗓音,将歌词的华丽演绎成一幅画、一首诗,美丽得令人落泪。埃文·贝尔向所有人展示了什么叫做歌词的意义,什么叫做表演的魅力,作为一个歌手,埃文·贝尔将音乐的含义淋漓尽致展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在场的听众,被那一个个有力的乐符击中,这种感觉就好像是黎明之前的黑暗一般,铺天盖地的黑暗让人窒息,任何一点声响都可以让敏感的神经直接崩断,但是耳边萦绕的嗓音却在激励着自己,“黎明就要来了,黎明就要来了……”那轰隆隆的重锤声让内心慌乱不堪,那撕裂的呼喊声让鼻头酸涩不已,内心对家的思念和渴望在旋律之中缠绕。
“如果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你就是我灵魂栖息的床榻,总有一天我会为你归来,不曾离开,不再离开。”
歌曲到了最后,埃文·贝尔却忽然卸力,将所有的情绪用最柔和的方式渗透进旋律之中。刹那间,曙光出现在了地平线,就好像是成千上万把尖锐的利刃,将黑暗的天幕撕碎,明晃晃的光线将所有的黑暗都扯成了碎片,鲜红色的曙光以一种骇人的态势蔓延开来。希望,出现了。
埃文·贝尔是如此自如地掌控了“栖息之地”,又是将这首歌演绎得如此经典,从主歌的温柔到副歌的爆发,再到高潮部分的彪悍,最后回落到平静,整个跌宕起伏的旋律让在场所有听众都彷佛坐着过山车,在情感的世界上下颠簸。
当旋律画上休止符时,现场观众还是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估计在场之人的脑海里都浮现了一个关于“家”的定义,也许是幼时的家乡,也许是家人,也许是朋友,也许是爱人,也许只是一个心灵的港湾。脑海里那栩栩如生的画面,没有让眼泪滑落,但却让所有人的情绪都陷入了一种不可自拔的哀愁。这就叫做思念。
难怪没有人敢挑战埃文·贝尔的歌曲!无论是“生命万岁(Viva.La.Vida)”这样的绝对经典,还是专辑里的其他歌曲,在埃文·贝尔的演绎中,都被赋予了太多太多真实恳切的情感,将音乐的本质发挥到了巅峰。更不要说埃文·贝尔的歌曲在难度方面的挑战性了。
其实在各式各样的选秀节目里,埃文·贝尔的歌曲都是热门选择,不仅因为埃文·贝尔现今人气如日中天,而且他的歌曲从难度、热度等各个角度来说,都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能够让参赛选手尽情发挥自己的实力。
但问题就在于,埃文·贝尔已经将原曲演绎得太多经典了,这也使得其他各个版本的演绎很难超越埃文·贝尔。目前在诸多选秀节目之中,还没有人能够将埃文·贝尔的歌曲真正演绎得让人惊艳,大多时候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是对歌曲进行个性改编,显示出自己的个性来。
而今天埃文·贝尔就向所有选秀节目的参赛选手展示了什么叫做绝对实力,真正优秀的歌曲表演,不仅需要高超的技巧、扎实的功底、出色的音准这些硬件实力,还需要对歌词的意义、创作的背景等方面有着深刻的了解,说简单一点就是从思想从灵魂上认可这首歌,这才能够音乐的精髓发挥出来,那么舞台的感染力才能够发挥到极致。
从“道歉”到“栖息之地”,埃文·贝尔通过这两首歌展现出来的能力,确实是让人折服。所以说埃文·贝尔敢于挑战“美国之声”的盲选,也是对自己实力的绝对自信。
当埃文·贝尔演唱完毕时,观众看到卡森·达利走上舞台时,这才从从歌曲的震撼之中醒悟了过来,掌声一响起来,就迅速山呼海啸地汇集了起来,让整个摄影棚都成为了尖叫声、呐喊声和掌声的海洋。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的埃文·贝尔!”卡森·达利的声音被淹没在掌声之中,就连四位评委也都集体起立,用力地鼓动着自己的双手。卡森·达利也没有再继续尝试,笑容满面地说到,“谢谢,十分感谢,让我们感谢埃文·贝尔的到来!”
掌声如雷,欢送着埃文·贝尔离开了“美国之声”的盲选表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