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敌情尚未完全明了的情况下,让“汉普顿”号放弃前进护航任务,与“斯普林菲尔德”号一同转向东面,对付无法确定一定存在的敌艇,从而使两栖突击舰队的反潜网出现重大漏洞?
这个错误战术决策,不但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一支舰队的命运。
虽然美国当局没有追究两栖突击舰队指挥官的责任,而是把遭受的损失归咎于反潜作战平台,但是这位倒霉的海军准将不得不在听证会、内部调查中度过其生命的最后时光,半年后因为精神崩溃而吞枪自杀。
美军犯的错误,为汪誉涵创造了最佳时机。
“汉普顿”号转向后不久,汪誉涵就让“海蛇”号准备好了五条重型鱼雷,瞄准了仍然以二十二节南下的两栖突击舰队。
大概是觉得距离足够远,“汉普顿”号转向后不久就把航速提高到了二十六节。
这个速度,让“汉普顿”号错过了发现了“海蛇”号的最后机会。
十分钟后,“海蛇”号发射了第一条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鱼雷。
虽然“汉普顿”号正在远去,尾部朝向“海蛇”号,但因为速度过高,无法使用拖拽式声纳,也就不大可能探测到鱼雷发出的噪声,但是汪誉涵还是非常谨慎,把鱼雷设为最低攻击航速。
这么做,也是为了提高鱼雷的射程。
五分钟内,“海蛇”号发射了四条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鱼雷与一条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只在发射管里留了一条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除了那条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其他四条鱼雷均采用惯性自导模式。
显然,汪誉涵与萨非墨非常不一样,他是一个更加谨慎的潜艇艇长。
这一点,也反映在了他的攻击战术中。
五条鱼雷分别射向五个目标,只有一条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对准了两栖攻击舰。
用一条鱼雷击沉一艘满载排水量四万多吨的战舰显然不大现实,所以汪誉涵的战术目的不是将战舰击沉,而是将其重创。
在局部战争中,重创战舰的军事意义并不亚于击沉战舰。
即便只被一条鱼雷击中,美军的两栖攻击舰也要回厂修理数个月。如果运气好点,鱼雷命中了战舰的要害部位,炸毁了一些关键设备,或者使战舰舰体主要结构受到破坏,那么这艘战舰至少也要一两年之后才能返回舰队。
这场战争,会持续那么久吗?
要是能够重创五艘大型战舰,这支两栖突击舰队就算报废了。
当然,如果有机会,汪誉涵肯定会给自己增加几个击沉战果。
发射鱼雷之后,“海蛇”号上的官兵用最快的速度为四具五百三十三毫米鱼雷发射管重新装填了鱼雷。
只是,汪誉涵没有急着发起第二轮攻击。
与“海龙”号一样,离开清津港的时候,“海蛇”号也携带了八枚反舰导弹,比正常时多了一倍。结果是,“海蛇”号只携带了十四条鱼雷,一口气发射五条之后,只剩下了九条鱼雷,其中四条五百三十三毫米、五条六百五十毫米。也就是说,如果“海蛇”号再次向两栖突击舰队发起攻击,就只剩下五条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因为只有两具六百五十毫米鱼雷发射管,所以在与美军潜艇交战时,“海蛇”号最多只能同时发射两条鱼雷,自卫能力大幅度降低。
击溃两栖突击舰队很重要,可是活着回去、掩护友艇安全离开更重要。
要不然,汪誉涵不会在发起攻击的时候留下一条重型鱼雷。
此时,美军的反潜直升机已经到达“海龙”号所在海域上空。
六架SH-60分成三个编队,每个编队中,一架在低空投放声纳浮标、搜索海面下的潜艇,另外一架在附近徘徊,准备投放反潜鱼雷。三个编队同时展开搜索,能够覆盖常规潜艇的所有逃逸方向。
海面下,“斯普林菲尔德”号也即将到达。
与敌艇所在海域的距离缩短到二十公里后,“斯普林菲尔德”号开始减速,并且再次启动主动攻击声纳。
在这个距离上,不用考虑任何干扰因素。
凭借强大的能量,主动攻击声纳足以发现任何海下目标,并且进行精确定位。潜艇要做的只是在发现敌艇后,立即发射反潜鱼雷。
这个时候,美军的联合反潜战术发挥到了极至。
三个反潜直升机编队故意在敌艇向东逃逸的航线上展开,用声纳浮标构筑起一道严密的反潜网,逼迫敌艇从其他方向逃逸。如果敌艇向南、或者向北逃逸,肯定会把宽大的侧面暴露在攻击核潜艇面前,而且无法及时进行反击,让攻击核潜艇获得机会。如果敌艇继续向东逃逸,则会撞上反潜直升机布下的反潜网,被空投反潜鱼雷击沉。如果敌艇向西突围,则会受到攻击核潜艇先发制人的攻击。
在美军参与过的反潜演习中,这个战术屡试不爽。
一般情况下,如果敌艇是一艘常规潜艇,会选择呆在原地,而不是向任何方向突围。
只是,呆在原地的生还概率也非常渺茫。
美军会逐步收拢反潜网,仔细搜索每片海域,向任何可疑目标发射反潜鱼雷,直到发现海面上出现潜艇残骸为止。
在茫茫大海上,躲避的机会肯定不大。
虽然交战海域靠近朝鲜半岛,水深在四百米到六百米之间,而041型的极限下潜深度超过四百五十米,只要找到合适的地点,“海龙”号就能座底,但是在平坦的海底,潜艇很难找到藏身的地方。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美军肯定能够找到“海龙”号,并且将它送到海底。
可惜的是,美军没有足够的时间。
反潜直升机与攻击核潜艇全力搜索“海龙”号的时候,“海蛇”号的攻击见效了。
因为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的最低攻击速度比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鱼雷高了五节,所以首先逼近两栖突击舰队。
鱼雷进入尾流自导阶段后,“海蛇”号切断了导线。
随即,鱼雷开始加速,以六十五节的最高攻击速度发起冲刺。
这时候,鱼雷就没有隐蔽性了。
别说驱逐舰,连两栖战舰的舰壳声纳也发现了袭来的鱼雷。
鱼雷袭来,美军才猛然醒悟,战场上确实有两艘潜艇,而且不是在一个方向上。如果发射鱼雷的潜艇在东边,位于舰队东面的反潜直升机、反潜驱逐舰与攻击核潜艇早就发现鱼雷了。
西边也不可能,因为舰队离朝鲜半岛不到二十公里。
至于北面,更加不可能。如果那艘潜艇埋伏在北面,早就应该动手了,而不是等到两栖突击舰队过去后再发射鱼雷。
显然,第二艘潜艇在舰队南面,也就是在舰队航线前方。
醒悟归醒悟,美军却无法立即找到“海蛇”号,甚至无法在第一时间大致判断出敌艇的方向。
五条鱼雷转为自主攻击前,航向已经做了调整,各自咬住了攻击目标。
如此一来,美军就无法根据鱼雷的来袭方向判断潜艇的埋伏地点。
能够指引反潜作战的,只有鱼雷的射程。
按照CIA提供的情报,中国海军主要装备两种五百三十三毫米鱼雷,其中一种是从俄罗斯引进的,一种是自行研制的,两种鱼雷的最大射程都在二十公里左右。只是CIA的情报不见得可靠,特别是中国自研鱼雷的最大射程指标存在很多水分。别的不说,CIA甚至没有搞清楚这种鱼雷采用的是哪种动力系统。如果是电动鱼雷,因为中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并不先进,最大射程很有可能只有二十公里。如果是使用奥托燃料的热动力鱼雷,则其最大射程很有可能超过三十公里。
只是,对反潜直升机来说,这点射程差距的影响还不是很大。
关键是,必须确定敌艇的大致方向。
如果不能确定敌艇的大致方向,反潜直升机只能花更多时间搜索更为广阔的海域,从而让敌艇趁机逃脱。
可惜的是,美军没有办法知道敌艇的大致方向。
事实上,美军也没有办法出动更多的反潜直升机。
受到鱼雷攻击后,五艘大型两栖战舰开始机动规避,反潜直升机无法起飞。最初,只有两艘留在舰队里的驱逐舰能够出动直升机,只是两艘驱逐舰上仅有四架反潜直升机。等这些直升机起飞之后,还得花时间飞往敌艇所在海域。
真正能在第一时间到达的,只有最初起飞的那两架反潜直升机。
这个时候,“斯普林菲尔德”号的警报产生了作用。
如果两栖突击舰队的指挥官没有听信“斯普林菲尔德”号的警告,让四架SH-60向前方搜索,不但有可能及时发现“海蛇”号,还很有可能让汪誉涵感到威胁,从而放弃攻击两栖突击舰队的想法。
仅靠两架直升机,肯定无法在舰队前方竖起足够坚固的反潜屏障。
事实上,这两架反潜直升机已经飞过头了。在“海蛇”号发起攻击时,飞到了舰队前方大约五十公里处。
它们的任务是搜寻准备发射反舰导弹的潜艇,而不是准备发射反舰鱼雷的潜艇。
汪誉涵抓住了最佳时机,只是属于“海蛇”号的战斗并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