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军事 燃烧的海洋

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六十五章 明智之举

燃烧的海洋 闪烁 2796 2024-05-27 12:09:11

八月一日上午,牧浩洋收到了黄峙博的命令,让舰队做好了战斗准备。

虽然离最后期限还有十来个小时,但是印度没有做出回应,所以黄峙博按照计划给牧浩洋下达了命令。如果在停火结束前,印度仍然没有做出让步,舰队将继续轰炸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的印度空军基地。

至于支持陆战队攻打布莱尔港,则是空军的事情,与舰队基本上无关。

因为印度空军已经损失了超过三分之二的主力战斗机,印度海军的P-8I机群也在三十日与三十一日的战斗中遭到打击,只有八架P-8I还能升空作战,所以杨禹方趁机调整了舰载航空兵,用J-15B替换了两个中队的J-25。这么做,也与三十一日的战斗损失有关,因为海军无法继续为舰队补充J-25。

在执行低危险性任务时,J-15B的作战效率比J-25高得多。

原因很简单,J-15B能够外挂近十吨弹药,而J-25很少外挂弹药,一般只在内部弹舱内携带两枚一千公斤、或者四枚五百公斤炸弹,最多只能打击四个目标,而J-15B能在一次任务中打击八个以上的目标。

下午六点左右,打击准备工作全部就位。

因为印度仍然没有做出回应,所以在六点十五分左右,牧浩洋让执行夜间首轮打击任务的战斗机升空待命。这样一来,八点过后,舰载战斗机就将到达目标上空,及时进行第一轮打击。

如果印度在此之前接受了停火协议,就得让战斗机抛掉部分外挂弹药。

为了安全起见,战斗机在航母上降落的时候,对外挂有极为严格的研制,每个外挂点的负载不能超过最大负荷的百分之五十,多余的弹药必须在返航的时候抛掉,不能冒险在航母上降落。

原因很简单,战斗机在航母上降落的时候,瞬间过载是正常情况下的几十倍。

虽然所有外挂点在设计的时候都有冗余,也有抗冲击能力,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不会出现意外情况,比如炸弹从挂点上脱落。仅仅砸坏飞行甲板还是小事,如果脱落的弹药在航母上引爆,后果将难以设想。

此时,中国外交部也通过瑞士,向印度发出最后通牒。

为了给印度足够的准备时间,中国外交部没有咄咄逼人,而是表示,只要印度接受了停战条件,将获得第二个二十四小时,并且在中国军队的监督下撤离占领区,以及向中国陆战队投降。如果印度当局在停火期限到达时仍然没有做出回答,将被视为拒绝停战条件,中国军队将按计划重启打击行动。

只剩下一个半小时,克鲁沙必须做出选择。

新德里时间七点十五分,克鲁沙在总理府召开了最后一次全体内阁会议,宣布了他做出的决定。

克鲁沙的决定很简单:接受中国开出的停火条件,然后与中国进行双边谈判。

虽然美国总统已经表示,中国的要求非常过分,而且暗示克鲁沙,如果中国不肯做出让步,美国将支援印度,但是克鲁沙非常清楚,美国的支援救不了印度,只会使战争规模继续扩大。

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受伤害的只有印度。

更重要的是,美国总统做出承诺,不等于美国会出兵。只要美国不肯与中国开战,美国国会就会否决总统做出的决定。到时候,美国不会有什么损失,印度却会在中国的军事打击下丧失复兴的希望。

暂时做出让步,只是为了将来的复兴。

克鲁沙还做出了一个决定,即在八月二日宣布政府总辞职,提前举行大选,由下一届政府与中国谈判。

这么做有一个好处,即拖延时间,在准备好之后再进行谈判。

如果仓促上阵,印度将在谈判桌上输得更惨。

当然,这会牺牲克鲁沙,以及绝大部分政府官员的前程。只是在克鲁沙看来,为了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前程算不了什么。

只要印度还有复兴的机会,他们的损失就有价值。

会议只持续了二十分钟。

七点四十分,克鲁沙通过外交部,正式做出回应,印度陆军将在八月二日二十点之前撤离锡亚琴冰川,布莱尔港的守军也会在此之前向中国陆战队投降,移交港口、机场等重要军事设施。

此时,牧浩洋派出的舰载航空兵即将进入印度领空。

虽然稍微晚了一点,但是还算及时,至少牧浩洋有足够的时间终止轰炸行动,让战斗机返航。

被外界称为“第四次印巴战争”与“印度洋战争”,就此结束。

在中国官方,这场战争被称为“第一次南亚战争”。

牧浩洋在夜间接到黄峙博打来的电话,让他在八月三日凌晨之前返回总参谋部,向高层汇报作战行动。

显然,这是一个抛头露面的好机会。

牧浩洋没有急着回去,因为前来接他的舰载运输机天亮后才能到达。

这个晚上,牧浩洋一直没有睡着。

虽然战斗只持续了几天,但是牧浩洋的感受非常深刻。打赢这场战争的不是他,而是整个舰队。即便在舰队里,他是灵魂人物,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其他几位指挥官的重要性也不能低估。没有杨禹方、没有周渝生、没有章玉廷、没有庞跃龙、没有马明涛、没有两万多名舰队官兵,牧浩洋根本打不赢这场战争。让他感受更加深刻的是,舰队的战斗力不是来自于先进的武器装备,而是素质高超的人员。特别是在航空作战中,如果没有优秀的飞行员、以及更加重要的航空勤务人员,肯定无法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甚至不可能按照他的部署完成作战行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海军的建设在人,而不是战舰。

显然,对于负责海军装备建设的牧浩洋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认识。在此之前,他一直认为装备更加重要,只要有了先进的武器装备,就能打赢战争。通过这场战争,他改变了这个认识。

天还没亮,牧浩洋就离开司令官主舱,到“黄河”号的各个部门转了一圈。

司令官亲自到基层岗位上慰问基层官兵,让舰队官兵非常感动,也非常激动,一些年轻点的官兵甚至把牧浩洋当成了偶像。

要知道,在海军中,牧浩洋早已是传奇。

在巴基斯坦期间做的事情,让每个海军官兵都认识了他,也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虽然在部分人眼里,牧浩洋是攀龙附凤的典型代表,整个陆风烈女婿的身份,让他一帆风顺,也因此得到黄峙博重用,但是所有人都得承认,牧浩洋是一个非常有个性、而且非常有魄力的指挥官。

没有点实力,也不可能成为陆风烈的女婿,更别说攀龙附凤了。

更重要的是,牧浩洋的出身并不高贵,而且在认识陆雯之前,已经取得了成就,参加了最近几场战争,都有不错的表现。因此在更多的人眼里,牧浩洋是在做出成绩之后,才得到黄峙博重用,而且得到了陆风烈的赏识。这个认识,让很多基层官兵把牧浩洋当成了学习的对象。

说得直接一点,牧浩洋为所谓出身贫寒的官兵指明了方向。

只要有能力,只要有魄力,只要敢于拼搏,只要做出了贡献,就能得到重用,从小兵爬到将军的位置上,并非难事。

显然,有一个表率就足够了。

牧浩洋起到的作用,等于让更多的官兵获得了信心,也让更多有能力的官兵愿意为军队奉献青春。

从人才培养上来看,牧浩洋起到的示范作用比什么都强。

当然,作为标杆的不仅仅是牧浩洋。

在他身边,杨禹方、周渝生、章玉廷、庞跃龙等人,无不是通过自我奋斗,从士兵与基层军官升为将军。

由此可说,真正在努力培养人才的不是牧浩洋,而是黄峙博。

可以说,这也正是黄峙博推行的军事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在军队里建立起良好的风气,让每一个有能力的官兵能够得到发挥的机会,而不是凭借家庭背景、裙带关系获得晋升,自然有更多的有志青年参军报国,也自然能够为军队笼络到更多人才,打造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团。

事实上,在得到黄峙博重用的将领中,没有几个是名门贵胄。

从某种意义上讲,牧浩洋只是黄峙博培养的众多少壮将领中较为突出的一个,也是最为耀眼的一个。

在牧浩洋身边,还有众多与他相仿的将军。

这些人,既是他在战场上的战友,也是他在后方的竞争对手。

要想在军队里出人头地,要想成为最高指挥官,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力,还要在各个方面胜人一筹。原因很简单,每一代军人中,只会有一名统帅,只有最优秀的一个,才有机会登上最高的指挥岗位。

牧浩洋没有想过这些问题,但是他知道,必须做到最好。

等他在战舰里转了一圈,天色也放亮了。在他回到住舱,收拾行李准备的时候,马明涛赶了过来,叫他一起去吃早饭。

显然,这场战争,也让马明涛打了个翻身仗。

以他在舰队里的表现,特别是做出的重大贡献,回去后肯定会得到重用,成为李国强的得力干将。

作者感言

闪烁

闪烁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