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汝金沉默了许久。
这时一辆桑塔纳从沿着大道驶来,当看到苏远山和张汝金时,桑塔纳停了下来,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工程师推开车门,快步走到两人面前。
“邱博士好。”苏远山见到此人,又看了一眼张汝金,心理涌起一股怪异的情绪。然后他便先打了招呼,笑呵呵地冲来人伸出手。
邱慈耘伸手握住苏远山,笑道:“上次我回来时,遇到你刚走没能得见,这次路上碰到算是缘分了。”
“这是我怠慢了,早就应该赶过来拜访邱博士这样愿意为祖国半导体行业贡献力量的国士专家。”
“不敢不敢,言重了,言重了。”
苏远山和邱慈耘握了几秒,回头看了看脸含笑意的张汝金——看得出来,这几个月来,这两人的配合应该不错。
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奇妙。
邱慈耘(云),这个昔日中芯国际真正的二代目(王宁国只能算一代半),从伯克利毕业后先是去慕尼黑逛了一圈,然后就在AT&T贝尔实验室里扎根下来,一直干到高速电子线路的负责人。
如果按照既有轨迹,他还得等一年才会被台积电挖回岛上,然后与被台积电收购的世大半导体的创始人张汝金熟识,最后追随张汝金来到大陆,一同建立中芯国际,并担任负责运营的副总裁,成为老张的左膀右臂。
然而没过几年,两人却因为经营上的理念分歧过大到不可调和,最终导致了在05年的时候,邱慈耘辞职离开中芯。先后去了华虹和大马一家晶圆厂。
再然后,老张因为两次败诉被迫离开中芯,没了创始人的中心陷入了“权利的游戏”。
——这期间的八卦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张汝金离开后,代表岛上“老人”的王国宁被英年早逝的江上舟荐以CEO之职,但当时的大股东大T电信却想力推杨世宁成为掌舵人。
这一下矛盾就出现了——岛派和内地两派开始对立,力挺王国宁和杨士宁的双方从内部论坛吵到贴吧,算是丢人丢到家了……总之,后面尘埃落定的时候,对这场内斗,用的是“恶臭”来形容。
内斗的结果自然是两败俱伤,最终王,杨两人同时请辞。然后邱慈耘返回中芯,开始平衡公司各方势力,加强公司团结稳定,成为了带领中芯由混乱走向健康发展的真·二代目。
一般来说,在中芯,张是奠基人,邱是(弱)力挽狂澜者,梁则是突破者。
之所以说邱是(弱)力挽狂澜,是因为他的政策很保守,几乎没有在制程突破上有什么投入,只是扩大市场,提高已有制程的良率,把9年未能盈利的晶圆厂变得盈利了起来。
而作为国内晶圆厂的希望之光,中芯显然是承担了突破的历史责任的——因此才有梁的接棒。
现在邱慈耘提前便来到了内地,也和老张建立起了友好的关系,这也算得上历史必然性的一种表现了。
而且最主要的是,有远芯在,有苏远山在,这一世的德远半导体,不会再像前世的中芯那样到处顾忌。
苏远山会不惜一切代价把制程烧出来。
//关于中芯的几代目的八卦,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搜一下,懒得搜的,就等我有空的时候写一下。
……
在路上寒暄了几句后,邱慈耘便重新坐回车内前往厂区。
目送邱慈耘离去,张汝金回头来望向苏远山,郑重地道:“不到万不得已,我还是尽可能地在德仪干到97年。这不是我想拿退休金,而是考虑到要和德仪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
“这三年,我会尽可能地想办法留在这边。”说着张汝金便笑了笑:“其实要留下来也好办,只要我们不断扩张,不断建厂就行了。至于0.5微米工艺,可以考虑让德仪以技术折算增资股份。当然,这个还是得靠你去谈。”
“……好。”
既然得到张汝金肯定要留下来的答复,苏远山也轻轻松了口气。
苏远山又道:“要建厂没问题,资金需求可以由远芯注入,也可以公开融资。但没有熟练工程师怎么解决?”
“高级工程师负责攻关制程,普通工程师负责生产流程。高级的需要多年的工作经验,但普通工程师则是可以通过培训来满足需求的,因此建厂只需要提前招募和培养普通工程师就行。”张汝金笑道:“主要是开头难,只要我们现在脚下这个晶圆厂正常运转起来了,一切就好办了。”
苏远山恭维道:“这方面还您是专家。”
张汝金笑着摇了摇头:“呵呵,只要工艺成熟了,培养普通工程师还是很容易的。难点还是在制程、工艺的突破上,必须要有优秀人才来带领他们,在无数个细分的领域进行技术突破。现在的半导体行业和国内的情况,是没有时间给我们摸索和试错的,只能引进优秀的人才。”
苏远山深以为然。
目前国内无论华晶,还是首钢NEC,还是贝岭——真正有制程突破“愿景”的只有华晶一家。注意,这还仅仅只是愿景,而不是能力。
坦白说,国内落后的代数太多了,就算有永川半导体这样的老牌单位打底,华晶也无法跟上制程的迭代,就更别说华晶还穷得一匹了。
再加上908当初是以贷款的形式给的……因此华晶的当务之急是实现盈利,而非提升制程。
要知道,搞制程这玩意,那可真的全靠钱,靠一张张光罩,一片片晶圆来烧,才能烧出来的。
当然,由于远芯横空出世,国家也对华晶提供了扶持——而且对华晶的扶持,很大程度上还是采纳了苏星河父子俩的意见。
作为半导体行业的权威,苏星河教授的意见在国家对半导体的规划上很受重视,他一直很认同儿子的看法,就是国家一定要扶持半导体行业,而且还必须集中的扶持!
于是国家便在多次考量之后,最终决定加大对华晶的直接资金投入,并且和远芯达成默契——即制程由“财大气粗”的远芯来负责突破,华晶则重点进行规模扩张,完成低端芯片的国产化。
而对远芯的扶持则表现在各种政策、税收的照顾,以及外汇的倾斜上。
“所以,该引进的人才是要引进,特别是那些潜在对手的技术骨干。”
张汝金笑了笑,继续道:“至于薪水问题,我想了想,引进的人还是以期权为主,薪水为辅。同时设定资历和年限的奖励池,这样无论是挖来的员工也好,还是大陆员工也好,都对未来有所期待。”
“嗯,而且还得定下薪水保密规矩。”苏远山想到后世很多公司都不准问薪水的规矩,自嘲地摇了摇头。突然他微微一怔,想到张汝金那句“潜在对手的技术骨干”。
“张叔,你听过积电有个叫梁孟嵩的没?”
张汝金略一思索后点头:“听说过,邱慈耘的校友师兄,伯克利的。”
“能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