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阅趣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学

细如发丝!我国成功研制新一代脑机接口功能电极:受蚯蚓启发 能在脑子里“爬”

时间:2025-09-18 13:21:14  来源:  作者:

9月18日消息,日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宣布,研究院联合东华大学科研团队,历经5年多协同攻关,成功研发出如头发丝般纤细、柔软可拉伸、可自由驱动的神经纤维电极“神经蠕虫”(NeuroWorm)。

该研究首次提出了脑机接口“动态电极”的新范式,打破了植入式电极的“静态”传统,为脑机接口电极的研究与应用开辟了新方向,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细如发丝!我国成功研制新一代脑机接口功能电极:受蚯蚓启发 能在脑子里“爬”

据介绍,在脑机接口等神经接口系统中,电极是连接电子设备和生物神经系统的核心界面传感器,是脑机接口中“接口”的核心所在。

然而,当前植入式电极均为“静态”的,植入后只能固定位置、局限采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脑机接口的应用和未来发展。

据了解,研究团队受蚯蚓在土壤中灵活运动和分段感知能力的启发,通过精巧的电极结构设计和卷曲技术,将制备在超薄柔性聚合物上的二维电极阵列卷曲成一根直径仅约200微米的纤维。

细如发丝!我国成功研制新一代脑机接口功能电极:受蚯蚓启发 能在脑子里“爬”
“NeuroWorm”的设计、制造策略和演示

这根纤细的神经纤维电极沿轴向集成了多达60个独立的生物电信号采集通道。

细如发丝!我国成功研制新一代脑机接口功能电极:受蚯蚓启发 能在脑子里“爬”
放大镜视野下的60通道神经纤维电极

研究人员在纤维头部嵌入了一个微小的磁控单元,使得植入后的“神经蠕虫”能够在外部磁场的引导下,在脑组织或肌肉上等软组织中主动前行、转向,精准抵达目标区域进行动态监测。

该研究有望为纤维器件的制备提供新思路,也为脑科学研究、神经调控、脑机接口、人机协同等领域提供新的工具。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我国科学家成功开发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成功点亮LED灯
我国科学家成功开发首
华为徐直军公布昇腾芯片路线:明年Q1推出Ascend 950PR芯片
华为徐直军公布昇腾芯
中国绝不以牺牲企业利益为代价 中美就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中国绝不以牺牲企业利
来了!工信部公开征求意见: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将迎强制性国家标准 驾驶员频繁脱手脱眼应禁用
来了!工信部公开征求意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