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再扩散,寻找再寻找,路遇巨蚁看都不看一眼,为了延长侦察距离,龙建国不惜削减乘载人员,以便装载更多的补给,部队一走就是几天,吃住都在装甲车里,全靠无线电与营部联系。
为了延长行驶距离,每辆装甲车上都背着两个硕大的油桶,直接向车内供油……叶涵从前只听说飞机坦克上有这种速抛式外挂副油箱,没想到装甲车上也能装这玩意,直接把装甲车的续航能力提高几倍不止。
不过私下里听虎牙吐槽,这东西并不是装甲车上的标配,而是机修班在龙建国的示意下临时鼓捣出来的代用品,对付巨虫搞搞侦察还凑和,要是真打起仗来,相当于车上背了两个超大号燃烧弹,挨上一炮必死无疑。
吃住不是问题,有问题战士们也能克服,但拉撒的问题绝对要了人命。
这种问题乍一看似乎上不得台面,却是与所有人的利益休戚相关……想想看,车外保不准有什么样的巨虫潜伏,离开装甲车必须冒生命危险,所以拉屎撒尿都要在车上解决。
在有限的空间内出恭,不仅是气味的问题,还涉及卫生和清洗方面的麻烦。
最后的解决方案,居然是每辆车带一批麻醉剂,抛到车外建立临时安全区,需要方便的战士们戴着防毒面具快速解决,不需要方便的战士留在车上掩护战友。
战士们纷纷笑谈,咱们当兵的地位越来越高了,连拉个屎都得先安排警戒哨。
不过几天时间,部队在宽三十公里的侦察面上向山区推进四十余公里,侦察面积达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
部队的侦察速度不算快,这是因为森林内地形复杂,哪怕是半山腰都能找到水塘泥坑,除非履带式装甲车才能通告无阻,大八轮若是陷进去,自己爬出来的几率真心不高。
既然不能离开公路,就只能想别的办法。
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战士们还真想出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好办法。
比如停驻观察法,就是将装甲车停在相对开阔,视野较好的地方,观察四周的情况,看有没有巨蜂出没——这个办法适合附近花比较多的环境。
再比如登高望远法,是将装甲车开到位置较高的道路上,清除阻碍视线的植被,居高临下地观察低谷山坳——这种方法观察面积广,但山区林木茂密,除非巨蜂飞出树冠层,否则观察效果有限。
还比如花圃蹲守法……其实就是找一片花多的地方呆着,看有没有巨蜂过来采蜜。
再有就是种群竞争法,这个说起来有点无厘头,大意就是看附近有没有蚁群,巨蚁有跳跃捕食的能力,二者之间是猎手与猎物的关系,因此有蚁群出没的地区就不会有巨蜂。
推论有些武断,听起来也有些道理,但所有人都对这个理论表示怀疑,只有在找不到其它方法的情况下,才会使用信息素勾引巨蚁,间接判断附近是否存在巨蜂。
战士们一心扑在如何寻找巨蜂上,龙建国却一直想搞清楚,上面为什么更改命令,不允许消灭巨蜂。
他找了团里几个熟识的战友打听消息,回答却无一例外,都是不清楚。
师里虽然也能找到熟人,可是部队和外界的联系全靠无线电,在团里找个人不算什么,越过团里直接跟师部联系,不论公事私事都犯了大忌,搞不好要被团里某些人在心里记上一笔,实在得不偿失。
龙建国再次把主意打到叶涵身上,单独开了一个通讯频道:“动动幺呼叫动幺两,听到请回答!”
“动幺两收到,请讲!”叶涵在电台中回话。
“报告你现在的位置!”
“东经XXX,北纬XXX。”
龙建国在地图上找到叶涵的位置,手指沿着道路向前挪动一点:“动幺两,立即中止搜索,向东南方向前进。”
“东南方向?”叶涵一愣,“动动幺,东南方向有什么发现?”
“东南方向没有发现。”龙建国说,“沿路行进二十公里后上高速,转道向东四十公里抵达涌河县城。”
涌河县?
叶涵脑子转了半天,也只想起地图上有这么个地方,似乎是黑山支脉中的一座小城,不禁疑惑地问:“涌河怎么了?”
龙建国道:“涌河县还有一些人坚守,那里可以打电话,你马上赶过去,跟你那个小女朋友联系一下,打听打听情况……嗯,巨蜂的情况。”
“噢!明白了!”叶涵恍然大悟。
“注意保密,别让无关的人知道。”龙建国叮嘱道。
切断通讯,老兵打开地图瞅了好一会儿才赞叹道:“叶排,怪不得涌河这地方没事,你看!”
地图上的涌河县赫然在蚁占区内,但涌河县东北西南各有一条大河,两条河自县城外围流过,最终在县城西北方向汇聚成江。
三面环水的涌河县就像一座半岛,不用问,肯定是河水将巨蚁阻挡在县城之外,令这座山中小城逃过一劫。
生活在黑山山脉里人口确实稀少,但那是跟平原上的大城市比,实际上,整个黑山地区城市乡村密布,平均海拔六百米左右,部分乡镇的海拔甚至高达八百到九百米,就算在海拔一千米以上的地区也不乏村镇。
叶涵直到现在也没想明白,为什么巨蚁巨螳螂个个卯足了劲往镜江跑,镜江都因为巨虫的逼迫不得不放弃,山里却没几个城镇遭到巨虫袭击!
按已知的公开资料,直到放弃镜江后两天,才发现第一个被巨蚁袭击的村子。
之所以是发现而不是出现,是因为没有任何人知道巨蚁何时袭击那个偏僻的小村,十余户人家的百十口革村民,就那么悄无声息地消失不见。
事后传言,事发当天,当地警察局曾接到一个奇怪的报警电话,可是因为信号不佳,电话接通后警方没能听到一句完整的信息,接线员疏忽大意,直接当做骚扰电话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