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楚毅毕竟离京一年之久,从地方上进入朝堂的官员也有不少,这些官员更多的是只闻楚毅之凶名,却是从来没有体会过面对楚毅的时候的那种战战兢兢。
如今楚毅回京的消息在朝堂之中传开,一时之间朝中不知多少官员为之色变,同样也有一些新晋官员面露好奇之色。
内阁之中,以焦芳为首的几位阁老自然都是对楚毅再熟悉不过的老人了,虽然说朝堂之上的许多文武官员都发生了变化,可是朱厚照却是没有调整过内阁。
这些内阁成员能够在一波波的朝堂动荡风波当中稳居高位,自然都不是一般人,不管这些阁老心中对楚毅怎么看,至少在楚毅风头正盛的时候,对于楚毅的命令,众人是不会打折扣的执行,这或许便可以称得上是识时务。
也正是几位阁老这么识时务,所以除了将杨一清、王守仁调入内阁之外,对于内阁成员,楚毅并没有怎么大动。
焦芳依附于他这些年,可以说在世人的眼中,焦芳就是他的代言人,这一点不管焦芳怎么想都无可改变,两人可以说就是同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一旦楚毅失势,满朝文武当中,第一个倒霉的必然是身为内阁首辅的焦芳。
除非是焦芳脑袋进水了,否则的话,就算是为了他自身,焦芳也必然对楚毅忠心耿耿。
显然焦芳也没有辜负楚毅的看重,这几年当中执掌内阁,调理满朝文武同楚毅、天子之间的关系,却也做的不差。
此时内阁之中,焦芳将手中一份奏章放下,目光扫过在场的几位阁老一眼,嘴角露出几分笑意道:“诸位,想来这会儿陛下肯定已经知晓了大总管即将归来的消息,以陛下的性子,到时候必然会出城相迎,关于这件事情,大家最好早日拟定一个章程出来,介时陛下问及,我等也好有一个答复。”
陈鼎捋着花白的胡须,看了焦芳一眼道:“国库之中一分一毫皆是来自于天下百姓,陛下若是要出城迎接大总管,老夫没有什么意见,可是这仪仗却是要从简才是,否则有奢侈之嫌疑!”
听得陈鼎之言,在场的其他几位阁老不禁露出钦佩之色,几位阁老当中,敢这么说的怕是也只有几朝老臣的陈鼎了。
这位即便是面对楚毅,那也是敢同楚毅顶牛的阁老。
王阳明在一众阁老当中,绝对是面相最为年轻的一位,最关键的是在这内阁当中,王阳明之父,王华也是内阁一员。
像这般父子二人同入内阁,在这大明上百年历史当中绝对是第一遭,当初王阳明被天子下旨召入内阁,成为最年轻的阁老之一,一时之间天下之间为之哄传。
正所谓一门双阁老,天下间能够同王家相比的家族却是寥寥无几啊。更何况王阳明更是以军功封为国公,简直是达到了人生之巅峰不知令多少人羡慕嫉妒。
近一年时间过去,江南已然被王阳明率领朝廷平叛大军所平定,王阳明坚决执行了楚毅同天子的命令,在江南针对那些地方豪绅、权贵大开杀戒,只杀的江南人头滚滚,血流漂橹。
一时之间整个江南民间,王阳明几乎成了杀神一样的存在,甚至凶名之盛都要超过了楚毅。
不过王阳明此举所产生的效果却是非常之惊人,随着江南之地大量的豪绅、权贵被卷入了宁王叛乱当中而被抄家灭族,大量的土地,财富尽皆落入了朝廷之手。
源源不断自江南所抄没而来的财富进入了国库与皇家内库,朱厚照对王阳明那是再满意不过了,于不久之前便将王阳明召回并且命其入内阁辅政。
这会儿王阳明微微一笑道:“陈大人所言甚是,不过大总管远征东瀛,可谓劳苦功高,并且为我大明开疆拓土,更是缴获的大量的财富,这凯旋而归的仪式规模若然太过寒酸的话,岂不是让那些蛮夷小觑了我大明帝国的威仪吗?”
不管王阳明愿意不愿意,世人也将他还有杨一清视作楚毅的爪牙,再说了,王阳明何等人物,楚毅所作所为,在天下读书人大多数的读书人看来,那就是千古罕见的大奸臣,可是王阳明却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楚毅所为归根究底皆是为了大明,大明传承上百年,至今已然传了几任帝王,大明帝国早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这乃是王朝周期的规律,素来没有谁能够打破王朝兴衰的规律。
或许王阳明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但是王阳明却能够看得出大明阶级固化,土地兼并严重,再加上各种税收的不合理,偌大的大明帝国的税收竟然只有区区数百万两,这简直就是荒唐,如此种种,何尝不是昭示着大明这老大帝国正在渐渐的走向没落。
楚毅的一番所作所为就像是给大明注入了一股新血一般,单单是这几年当中大明所发生的偌大的变化,只要不是昧着良心说谎,傻子都能够看得出,大明重新焕发了生机,至少为大明续命上百年绝非虚妄。
所以说王阳明对于楚毅只有钦佩之情,这会儿帮楚毅说话,也在情理当中。
杨一清捋着胡须,微微一笑,身为兵部尚书的他如今可以说权势赫赫,虽然说兵部的权势被五城兵马司给分走了不少,可是在楚毅的支持下,军方势力大盛,作为军方几尊巨头之一的杨一清自然是水涨船高,享受到了军方势力大增的一系列的好处。
只听得杨一清颔首笑道:“阳明所言甚是,其他事情可以节俭一些,唯独此事不可节俭,要知道此事可是关系到大明之一国颜面,容不得半点含糊。”
王阳明、杨一清开口,其他几位阁老不管心中是怎么想,尽皆表态支持王阳明、杨一清他们。
陈鼎虽然说古板、忠正,但是并不意味着他就是傻子不知变通,如果说真的一点变通都不懂的话,恐怕也不可能会以几朝元老的身份稳居朝堂高位数十年之久。
沉吟一番,陈鼎却是一脸肃穆的摇头道:“老夫仍然坚持己见,国库之中攒下这么多的金银不容易,却是不能够大肆铺张浪费,户部可以拨出一万两纹银作为迎接大总管得胜归来的仪式花费,若有超出,户部绝对不会多加一文。”
本来以为在一众阁老都点头的情况下,陈鼎会稍稍改变一下主意,却是不曾想陈鼎竟然如此坚持,这下就连王阳明、杨一清他们都不得不心中生出几分钦佩来。
这会儿作为内阁首辅的焦芳一声轻咳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身上来,在一众人的注视下,焦芳笑着道:“陈大人也是一心为国,不过迎接大总管之事也不容疏忽,不若我等联名上书,恳请陛下自内库调拨一部分银两来弥补消耗……”
听得焦芳这么说,一众人皆是眼睛一亮,既然他们劝说不动陈鼎,那就劝说天子啊。
天子对楚毅如何的看重,可以说满朝文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想要请天子自内库当中调拨一部分金银,天子那里绝对不会有任何的犹豫。
果不其然,当以焦芳为首的一众阁老将他们所拿出的章程呈给朱厚照的时候,正在坤宁宫之中陪着皇后、皇子的朱厚照不禁笑着摇头道:“陈鼎这老匹夫还是这么老顽固啊,罢了,既然如此,此番迎接大伴凯旋归来的仪式所需要的花费都由宫中内库来出吧。”
侍奉在一旁的谷大用笑道:“陛下英明!”
坐在一旁目光几乎不离不远处在几名内侍还有宫女陪同下玩耍的小皇子的皇后目光转移到朱厚照的身上来,带着几分疑惑道:“陛下,臣妾听闻楚太傅要回来了?”
朱厚照脸上洋溢着几分欢喜之色冲着皇后点头道:“不错,楚大伴出征在外近一年之久,朕甚念之,几度传旨召其归来,如今大伴总算是肯回来了。”
皇后看了远处的小皇子,眼中流淌着几分慈爱道:“大总管乃是陛下钦定的太傅,此番楚太傅归来,皇儿还要劳烦楚太傅多多教导呢!”
朱厚照大笑道:“那是自然,楚大伴博学多才,即便是天下鸿儒都未必能够及得上大伴之一身才学,所以朕才选了大伴作为皇儿的太傅,哪怕是皇儿能够学得大伴一成的才学能力,将来也足可成为一代圣明之君!”
小皇子出身可谓至尊至贵,母亲乃是一国之母,自身又是嫡长子,大明可是最重礼法,自太祖朱元璋起便定下的规矩,哪怕是后来成祖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夺了皇长孙的帝位,可是坐稳了江山的朱棣一样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坚定维护者。
可以说除非是小皇子早夭,又或者是皇子谋反,即便是天子都很难废除其天然的太子身份。至少这满朝文武都不会答应。
再看看朱厚照给小皇子所安排的三师,楚毅、王阳明、杨一清,这三位绝对是朝中位高权重的巨头啊,由此可见天子对自己这嫡长子到底是多么的喜爱与看重。
从东瀛到大明横跨汪洋,金秋时节,在海上漂泊了大半个月之久的船队终于安然抵达了松江府上海县。
华亭市舶司自从被那些豪绅、海商勾结倭寇灭门之后,朝廷以最快的速度复立市舶司,并且在上海县大肆修建港口。
近一年过去,原本不过是一小渔村的港口如今却是成为了大明东南沿海最为繁华的港口之一。
随着大量的商船出海,几处港口自然是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其繁华程度简直是超乎想象。
这一日一队官员包括松江府知府、华亭市舶司主事以及上海县县令等大大小小的官员数十人之多在一众衙役的簇拥下正站在港口之上遥望远处的海面。
就在不久之前,一众官员便接到了消息,大总管楚毅凯旋而归,船队即将在上海县港口登陆。
对于这些官员来说,楚毅那是何等的尊贵人物,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了,自然是一个个的早早的赶来恭候楚毅归来。
港口之中停泊了大量的商船,这些商船有的是准备出海,有的是自海外归来,敢出海之人自然不是一般人。
可以说这些商人绝对是消息最为灵通的一伙人,不少人更是同官府有联系。
既然楚毅归来的消息已经在那些官员之间传开,自然也就瞒不过这些消息灵通的海商。
如今看到松江府知府等官员一个个的出现在港口当中,就算是傻子也能够猜到这些官员必然是在恭候大总管楚毅归来。
对于楚毅,一众海商态度却是两极分化,准确的说是那些在开海之前便霸占了海贸巨利的海商家族对楚毅只有痛恨而没有丝毫的感激。
而那些在楚毅坚持开海的情况下出海的海商在赚取了大量的财富之后自然是对楚毅感恩戴德。
即便是借助华亭市舶司被灭门一案,朝廷几乎清扫了华亭、上海几县的海商、豪绅,可是偌大的松江府,海商可不止那么几家,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松江府濒临大江大海,尤其是上海那绝对是天然的优良港口之一,被一众海商联手掌控于股掌之间。如今随着朝廷开海,港口自然是落入朝廷之手,再加上市舶司设立,生生的自这些海商身上砍下了好大一块的肥肉,不知道让多少海商背后痛骂不已。
正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楚毅开海虽然说没有断了以往那些海商的财路,但是却使得他们利益大大减少,再加上又要缴纳一笔令他们肉痛不已的商税,可想而知随着海贸越发的兴盛,这些海商在心中也就越发的痛恨楚毅。
一艘不起眼的商船之上,几道身影一个个的藏在黑袍之中,只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
只听得其中一人声音嘶哑道:“诸位,我等谋划良久,如今总算是等来了这天赐之良机,在此愿我等能够一举铲除阉贼楚毅,为民除害,造福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