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天唐

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481章 大时代,新纪元(大结局)

天唐 格鱼 2621 2024-08-26 13:06:46

“当日我朝与大食决战,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朕与数千护军迷失路途。终于自吐火罗入吐蕃,经河州青海返回京师。朕在河州召见郭子仪,我朝大捷,西征大军即将回返,各就各位。陈希烈!”

“臣在!”

“传朕的旨意,命各部军马返回各镇,犒赏三军将士。”

“册封郭子仪为灵武郡王,加上柱国、兵部尚书。”

“册封南霁云为兵部侍郎,晋封神策大将军。”

“册封雷万春为兵部侍郎,晋封英武大将军。”

“册封李嗣业为兵部侍郎,晋封神武大将军。”

“加封仆固怀恩、封常清、杨涟为公爵,赐其世子为侯爵。”

“册封张巡为户部尚书兼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张巡嫡长子张梁为如意伯。”

“册封陈通为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册封颜真卿为护国侯、任吏部尚书,其他诸职如旧。”

“册封回纥可汗骨力裴罗为永平王,回纥王子葛勒为永平郡王,保留回纥国号,但朝廷在回纥设立回纥都督府,驻军。”

“其他人等,由兵部拟定名单,朕十日后逐一册封有功之臣。”

“除此之外,对西域诸国王的册封,也一并进行。”

张瑄的话音一落,杨国忠和杨锜顿时脸色煞白,双腿发软,几乎要瘫倒在地。

皇帝虽然从始至终没有看两人一眼,但却以封赏其他人的形式,将两人罢官免职了。

册封完毕,张瑄这才冷冷地转过头来,望着张九鸣和张九皋,心头却是非常平静。

“两位皇叔,回府去吧。朕在长安,为你们建造两座府邸,且回长安将养晚年,从此不再参与朝政。”张瑄淡淡笑了笑,猛然起身拂袖而去。

“退朝!”

随着小太监的一声呼喊,张九鸣张九皋、杨国忠和杨锜四人一起瘫倒在地。

……

……

永宁四年四月初十,大朝会。

范阳镇兵马大都督张同已经于十日前亲自将李倓等叛党一行数十人连带家眷近千人,押解回京,听候皇帝处置。

按照时间上来算,张同拿下李倓等人当在皇帝返京公开露面之前。也就是说,在这场大考试中,张同过关了,尽管有些侥幸。

张同也有过犹豫和彷徨,差点被李倓说动。但张同毕竟跟从皇帝时间久了,知道这位皇帝陛下英明神武,乃是天命之人,不是那么容易就“驾崩”的。纵然是皇帝驾崩,张同也犯不上为李倓这种跳梁小丑摇旗呐喊充当前锋。

因此,张同冒着一定的风险——因为张家人跟李倓叛党搅和在了一起,毅然将李倓等人缉拿用囚车押解进京,以表明自己的态度。

他在半路上,听到了皇帝公然返京,张九鸣和张九皋两个皇叔被夺去郡王爵位、贬回长安养老以及杨国忠和杨锜等杨家人被撵出朝廷,罢官为民的一连串消息,暗道侥幸,冷汗连连。

皇帝没有追究张同的责任,甚至还有封赏勉励,赐了他不少田产金银。

而李倓、程千里等56人以谋反罪被斩首示众,张良娣和十余张家族人,被流放渤海苦寒之地,永不返京。

自此,天下安定,朝野安定。

永宁四年五月十五日,张巡携大食使臣返京,奏报与大食谈判并立下互不侵犯条约等诸事。

永宁四年六月,大朝会之上,皇帝颁布诏书,将天下改为30个行政省,设立十一个军事都督府——将全国兵马重新打乱调配,兵力往西北和西南、渤海、漠北等边防线上布控。至于内地各道,则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地方军区,驻军数量由兵部裁定,报皇帝批准。

这样一来,原本的地方藩镇等于是变相取消了。边防线以内,国境之中,只有服从中央领导的行政区域各级衙署,没有军事小集团了。

永宁四年七月,皇帝再次下诏,改革朝政,推行中央朝廷衙署全天候办公制度,而皇帝本身,保持既定的早朝,加设午朝。

永宁四年八月,皇帝下达奖励生育诏和推商兴农诏。在全国范围内,鼓励生育,鼓励吞天开垦和商业贸易,大大提高商贾的社会地位。

永宁四年九月,朝廷设立恩科,开科取士,选拔出近千名官员奔赴天下各省、州府县。

永宁四年末,皇帝颁布“设立官办学堂令”,在京城、各省设立100所官办文学堂和武学院,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其中学习培养。这种教育制度,成为科举制度的有益补充。

永宁五年初,郭子仪奉诏率军二十万南征南诏。五年九月,南诏平。

永宁五年十一月,朝廷将南诏并入剑南道,更名为西南省,由安思顺出任最高军政主官。

……

……

张瑄的施政没有脱离社会实际,他在一点点地以个人之力改变着这个国家。

天下进入了休养生息、富国强民高速发展的大时代,迈入了中华帝国的新纪元。

转眼间,就是五年。

永宁九年七月十一日,御书房。

张瑄放下手里的书籍,慢慢抬头来望着站在自己书案前的一脸稚嫩的嫡长子张乾,十岁的张乾身材修长,眉清目秀,颇有几分张瑄少年时候的风采了。

“乾儿,朕让你读的书,你读了吗?有什么感受,说来给朕听听。”

张乾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上捏着的一本书册,这是他的父皇花费一年的时间,自行写就的一本书,名为《人·家·国》。虽名为书,其实就是张瑄这个穿越者以现代思想融汇这个时代的现实对诸多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问题的独到阐述,相当于一个论文集。

“启禀父皇,儿臣愚钝,只看了三篇,还有些一知半解。”张乾的声音清脆,却很有调理,显得比同龄的孩子成熟许多。这数年来,张瑄不仅让张乾拜张巡为师学习这个时代的经史子集、文学礼仪,还专门抽出时间来亲自教导。

“说来听听。”张瑄微微一笑道。

“圣人云,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重。古语也说,为君者当勤政爱民,由此可见明君是天下兴盛的根本。但父皇在书中却说,法纪至上,有法则有国,无论有无明君。儿臣对此甚是迷惑,请父皇赐教。”张乾虽然才十岁,但神态从容,举止有度。

张瑄微微一笑,“乾儿,你说得很好。你能想到这个问题,父皇甚是欣慰。你年纪还小,有些道理父皇日后慢慢教导你知晓。但是父皇要你从小就要树立这样的观念:一个国家越强大,就越需要坚持法治,依法治国。律法制度,是立国的根本。这个道理你日后自会明白。一个皇帝再有本事,也只有个人之力,要治理好一个国家,需要一整套完善先进的制度,需要一个运转高效廉洁勤政的朝廷机构,而不是靠哪一个人的本事。”

“父皇本事再大,也管不好这个国家。你的老师张巡能力再强,也不能一人维持朝廷运转……你明白朕的话吗?”

“儿臣……明白了!”张乾一知半解地点了点头,眼眸中却是闪烁着一丝迷惘。

张瑄朗声一笑,拍了拍张乾的肩膀。

这时,太监恭谨来报:“陛下,各国可汗、各属国国王及大食使臣一百二十三人,齐聚文华殿,请求觐见陛下。”

张瑄摇了摇头,“各国国王来朝拜的是中华上邦,非朕这个皇帝。朕就不见他们了,让张巡和郭子仪代表朕在文华殿设宴,款待他们吧。宣朕的诏书,今年赐予各国王及各属国从藩的回礼,再次减半,不要让这些人把朕和中华帝国当成了取之不竭的宝库。好了,退下吧。”

太监一阵汗颜,心道赐予各国的礼物本来就很少了,再次减半,岂不是太过损伤朝廷体面了。但皇帝这么说了,他怎敢反驳,连连应是,领命而去。

张瑄扭过头来,见张乾若有所思地望着自己,不由哈哈一笑道,“乾儿,走,随父皇出城狩猎!”

……

……

中午,郭子仪和张巡这两个当朝宰辅代表中华王朝朝廷宴请各国国王和来使,强调的就是代表朝廷而非皇帝个人。这昭示着皇帝正在逐步向全天下推进的某种理念有关。

就在宫中盛宴的时节,皇帝张瑄带着自己的皇后及各位妃子,十余个皇子、皇女,一行数十人,在两千禁军的护卫下,悄然出城,向骊山行去。

夏日的烈日热浪逼人,张瑄一身便袍跨在马上,他的身边,能骑马的皇妃如李腾空、凤鸣、苏扈冬、郭芙、卓玛等女,都鲜衣怒马紧随其后。而皇后崔颖等人,则带着年幼的皇子皇女乘车在后。

张瑄纵马扬鞭,率先驰去。

李腾空和郭芙等女相视一笑,旋即夹紧马腹,打马追了上去。

崔颖在车上有些羡慕地望着纵马驰去的皇帝一行人,却听车旁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母后,儿臣想要骑马追上父皇,不知可否?”

崔颖一怔,温和地笑道,“乾儿,你还年幼……待来年再学骑乘,也不迟!”

(全剧终)

作者感言

格鱼

格鱼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