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逍遥初唐

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0907章 息隐之由

逍遥初唐 扬镳 3428 2024-07-10 12:54:18

“陛下曾说过,他与息王走到最后兄弟阋墙,兵戎相见的地步,绝非他所愿。而是背后又很多人和事在推,大势所趋,不得不如此,他不动手,息王也会动手,玄武门之事,既是为了天下,也是为了自保,无可奈何。”

“陛下也从未否认过,息王对大唐立国的功劳。当时国家新立,民生凋敝,陛下征战四方,所需的军用粮草却从未短缺过,这是何等不容易。自息王死后,粮草后勤便再也没有调度如当年一样过。息王的能力,陛下一向是认可的。因此在有人试图构陷息王的时候,陛下绝不肯答应。”

“嗯。”李牧点头应声,心中却想,恐怕也不尽然吧,当时的情况,李建成虽然死了,但是太子党还有一大批人在呢,比如魏征,王珪,薛万彻等文臣武将,在朝中的势力也是非同一般,把李建成彻底搞臭,必定会伤害到他们的感情,引起这些人的不满,不利于维护政权的稳定和统治集团的稳定。至于什么兄弟情深,还是省省吧,真的情深,也不会赶尽杀绝了。

“后来又提议定谥号为‘灵’,陛下起初还是不同意。”

“灵?”李牧皱眉道:“这灵何解?是不好的意思么?”

高公公一副看文盲的样子瞥了他一眼,道:“《谥法》有言,无能之人身居高位曰灵,谥号为灵,意思是说息王身为太子,却德不配位。他能被立为太子,并不是因为他的才干,而是因为他出生的早,是靠着‘嫡长子’的身份才当上太子的。”

李牧纳罕道:“这也不符合实情吧。”

“是,所以陛下起初不同意。”高公公叹道:“但后来陛下答应了。”

李牧撇嘴,高公公解释道:“陛下不得不答应,因为陛下的皇位,来路不正,无法正名,他得给天下人一个说法,否则他就是乱臣贼子。谥号定为灵,能够争取一些舆论支持,即便有牵强附会之嫌,也算是一个交代了。”

李牧心里腹诽,说到底还不是为了一个身后名么?情意什么的,都是假的。把李建成描述成一个懦弱的无能之辈,比把他描述为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更容易让李建成旧部接受,不会激起他们的不满,过于伤害他们的感情。算是一个折中,让大家都有台阶下来。

“等等。”李牧忽然想起来,好像不对劲,李建成的谥号不是‘隐’么?也不是灵啊,难道还有变化?

“我知道你要问什么。”高公公接着说道:“灵这个谥号,是定下来了,但是陛下还是心绪不宁,咱家记得当时是二月,墓志铭的碑文都已经刻好了,三月便要择选日子下葬,就在最后关头,陛下改了主意,把‘灵’改成了‘隐’。”

“这有什么差别?”

“差别可大了。”高公公恨不得给李牧拿来一本《谥法》,解释道:“陷拂不成曰隐;不显尸国曰隐;见美坚长曰隐;隐括不成曰隐;不尸其位曰隐;违拂不成曰隐;怀情不尽曰隐;不明误国曰隐;威德刚武曰隐。这是一个中谥,而灵是下谥。”

“哦。”李牧明白高公公的意思了,李世民最终还是顾念点儿兄弟之情了。虽然没有非常中肯地给李建成一个评价,但至少没有恶语中伤。

“可是我还是有一件事不明啊。”李牧琢磨了一下,又问道:“按你的说法,所谓谥号,分上中下,中谥应该也不止一个吧,但为何偏偏是个隐字呢?”

“这可就不足为外人道了。”高公公挥了挥手,身后跟着的小太监,自觉地退后了五步。高公公压低声音,道:“这里头的事情,所知道的不过三人,恰巧,咱家就是其中之一。”

“哦?公公如何知晓?”

“陛下最终决定更改谥号的时候,夜不能寐,挑灯读史。咱家伺候陛下,看到了陛下读的书。其中,有这么一段故事。”

“请公公解惑。”

“《春秋》中的一段:鲁国国君鲁惠公去世,下令传位于太子姬允。但太子姬允还很年幼,不能处理国政,所以由庶子,姬允的哥哥姬息代理国政,所有人都觉得,姬息代理国政,是要染指大位了。但姬息却说,他只是帮助兄弟,没人信他的话,姬息也不辩解,但只要有人问起,他便还是这样说。”

“话虽然这样说了,但信的人没有几个。大部分的人是不信的,鲁国有一位大臣叫做羽父,他就不这么想,他的想法是国君的位子谁坐着就是谁的。于是羽父劝鲁隐公杀掉弟弟姬允,除掉后患,这样他就能永久做国君了。他自告奋勇可以帮助姬息做这件事,条件就是,事成之后,他要做鲁国的太宰。”

“姬息回答地十分实诚,他告诉羽父,他本来就没打算一直做国君,之所以做了十几年的国君,是因为姬允年纪太小,没有处理国家大事的能力。现在他长成大小伙子了,也到了归还国君之位的时候了。为了让羽父相信他的话,他甚至拿出地图来,指出一个地方,说已经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小城,作为自己养老只用。”

“这羽父听鲁隐公心意已决,感到十分失望,同时也感到了深深的恐惧。这姬息对亲弟弟如此回护,今日自己已经表露了不臣之心,来日他交还了国君之位,新的国君姬允还不得把他杀了?”

“为了免除血光之灾,羽父想出来一个绝妙的主意。既然兄长不愿意杀弟弟,那我就去劝弟弟杀哥哥。甭管是谁当国君,太宰他都有的做。于是,羽父又跑到姬允那里游说。姬允不知其中细情,接受了羽父的建议,让羽父带刺客秘密杀死了姬息。”

“就这样,弟弟姬允当上了国君,这就是鲁桓公,羽父也如愿当上了太宰。后来,姬允给哥哥姬息定谥号为‘隐’。”

李牧恍然,心道,原来这息王和隐太子是从这儿来的。细细一想,李牧不禁道了一声‘高’,李世民这一手高啊。他把自己类比姬允,把李建成类比姬息,这是在告诉世人,其实兄弟俩都没错。会发生玄武门之变,是因为有人在中间挑唆!

早就有传言,说李渊曾对李世民说过,天下是靠他征战得来的,所以有意要把天下交给他。只是碍于他不是嫡长子,所以没能施行。若兄弟俩类比姬允和姬息,这事儿就可以有这样一个说法了。

李渊(鲁惠公)想把江山交给李世民(姬允),但李世民(姬允)年幼,只好先交给李建成(姬息),而李建成(姬息)也没想霸占皇位,是打算自己做几年,等弟弟独当一面之后,就把江山还给他的。此事有奸人(羽父)出现,挑拨兄弟之间的关系,最终导致了玄武门之变的悲剧。

故事很完美,只是少了个替罪羊。但这替罪羊也很好找,门阀、世家,随便拿来一个都说得上。

高公公见李牧若有所思,知道他明白自己话语中的意思了,尖声笑了一下,道:“侯爷,想必陛下的意思,你已经了然了。如今你做了息王的嗣子,便是修复当年错误的第一步。眼下,只是缺少一个‘羽父’罢了。”

“陛下心中可有人选?”

“还不到时候。”

李牧点点头,道:“我明白了,多谢公公提点。”

三两步到了宫门口,高公公笑道:“咱家也只是胡言乱语,做不得数的,咱家还要去传旨——”

李牧与高公公见礼,二人不同路,各自而行。

一路上,李牧一直在琢磨这件事。李世民让高公公跟他说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想让他配合演戏,还是说想借此敲打一下他。李世民对李建成,到底有没有所谓的兄弟之情,还是说,一切都是为了他身后的名声,所做的一切,都是一连串阴谋阳谋中的一环,若真是如此,李世民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

他对自己,又是一个什么安排呢?

狡兔死,走狗烹?

李牧打了个冷战,他忽然有了一种直觉。李世民对他的纵容,暗藏杀机。

“狡兔死,走狗烹——”到了京东集,李牧喃喃念叨这句话,从马上下来,显得有些失魂落魄。走路便没有看路,忽然,他感觉自己好像踩了什么东西,差点绊倒了,低头一看,原来是踩了一个人,旁边有个小和尚正对自己怒目而视。

“哎呀,抱歉抱歉。”李牧赶紧从这人身上下来,小和尚扑过去,把这人拉起来。李牧这才看清被自己踩到的人,原来是慈恩寺有过一面之缘的玄装法师,小和尚自不必说,是一休小和尚。

“抱歉,在想事情,没看到法师。”李牧打量了玄奘一眼,道:“法师不在慈恩寺潜心研究佛法,来我家做什么?这店可是女孩儿家买东西的地方,和尚也需要香水银镜么?”

“阿弥陀佛,施主玩笑了。贫僧来此,是有事向请教施主。贫僧不知施主居住何处,所以找了一休询问,不敢进门叨扰,只好在门口等候。”玄奘歉然道:“贫僧也知,此地是女施主光顾的店面,不敢在正门惹人注目,阿弥陀佛,还请施主不要见怪。”

李牧见他态度真挚诚恳,也不好恶语相向,伸手推开了门,道:“法师与我也算有缘,什么话,进来说吧。”

“叨扰施主了。”

玄奘和一休跟在李牧身后,进了后院儿,李牧叫人搬了板凳过来,三人坐下,有丫鬟沏茶,玄奘连道不用,他不喝,一休小和尚也不喝,李牧自己拿了一盏茶,拨了拨茶叶,喝了一口,问道:“法师想要请教什么,不妨一问。知道的,我便说了,不知道的,我便不说,如果你喜欢听我胡言乱语,我也可以随便说说,真真假假的,法师自己判断就是。”

绕口令似的话,让人有点反应不过来,好在玄奘并非凡人,李牧这点儿障眼法,没有分散他的注意力。玄奘目光清澈,问道:“施主一言道破佛教弊端,贫僧受用不尽。但其中一些话,贫僧不能苟同。在贫僧从小的认知之中,佛法乃是劝人向善,既然是劝人向善的道理,又怎会是错的呢?”

李牧摊摊手,道:“慈恩寺的和尚如何做的,你也看在眼中,若你来跟我做口舌之辩,恕我没工夫奉陪。”

“贫僧不敢。”玄奘连声道:“贫僧也看到了慈恩寺的一些和尚的做法,确实不妥。贫僧也曾自省,行为之中,也有不妥之处。也是非常想不通,为何日夜伴随佛陀身侧,还能做出这等事来。究竟是人错了,还是佛法错了,又或者是佛陀错了?还请施主为贫僧解惑。”

这怎么解释呢?

李牧琢磨了一会儿,道:“也不能说人错了,人性贪婪利己,本就如此。这些和尚的做法,也情有可原。毕竟信佛,也不能去人欲,和尚也是人,不是佛陀,更不是神仙。至于佛陀么,也不好说他错了,毕竟谁也没见过真实的佛陀,未见其人,未见其事,又何来对错之别呢?”

“那是佛法错了?”玄奘瞪着眼睛,一副求知欲的样子,李牧心道,你这和尚指望我,我指望谁去?我又不是和尚。忽然他眼珠一转,想到一个好借口,清了下嗓子,摆出个高深莫测的样,道:“想知道?”

“贫僧想知道。”

李牧看向一休小和尚,道:“你该不会也想知道吧,兹事体大,你个小孩子就别掺和了。”

“我也想知道。”

“不行!”李牧板起脸,道:“这是我大唐的事儿,你个番邦小秃头想知道个屁?去外头等着!”

这个理由,小和尚无法辩驳,闷闷不乐地嘟了嘟嘴,起身走出门外。李牧瞅了眼,侧身来到玄奘旁边,道:“其实我会知道这些,与我的一段奇遇有关,我本来是这辈子不想跟外人说的,但见你如此真挚诚恳,困惑不解,也怪可怜的,我便跟你提一嘴——”

“你知道大乘佛法么?”

作者感言

扬镳

扬镳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