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天成说话的过程中,朱由检聚精会神,眼睛几乎是一眨不眨。
站在朱由检身边的王承恩,非常的吃惊,一方面,苏天成说出来的这邪,令他感觉到震惊,这哪里是一个弱冠之年、步入官场一年多的知县能够说出来的话语,另外一个方面,朱由检如此的专心致志,这是他很少见到的。
从这个时候开始,王承恩认识到了,苏天成早晚会成为内阁首辅,而且封王也说不定的,明朝初年就有这样的先例,朱由检求贤若渴,自登基以来,夙兴夜寐,食不甘味,总是在为大明朝的江山操心,却总是没有找到合适的道路,如今从苏天成嘴里说出来的话语,已经开始接触到关键的地方了。
苏天成对魏忠贤的评价,令王承恩非常的感慨,朝廷中间的大臣,只要说到魏忠贤,无不是咬牙切实,将其贬斥的一无是处,连带着宫里的太监,也是灰溜溜的,虽然说这些年以来,皇上开始信任太监了,但朝廷里面,对于太监的态度依旧,包括两任的内阁首辅周延儒和温体仁,王承恩想到了,若是苏天成能够入主内阁,一定会善待太监的。
说完了三大弊端,苏天成看着朱由检,暂时停止了说话。
“苏爱卿继续说吗,朕听你说的话语,很是有道理的。”
“皇上,臣接下来要说到皇上了,感觉到很是惶恐啊。”
朱由检愣了一下,随机笑了。
“苏爱卿有何担心的。满朝的文武大臣,说朕的还少了。这点承受能力,朕自信还是有的,苏爱卿想到什么了,尽管说就是了。”
“如此臣就直言了。”
“皇上十六岁登基,我大明朝已经是内忧外患,这么多年以来,皇上律己甚严,到了臣等不能够理解的程度。皇上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精竭虑,皇上减膳撤悬,布衣蔬食,这些都足以成为臣等学习的榜样,可我大明朝的情况。未能够得到根本的改变,皇上的苦心,未能换来应有的结果,臣以为,这里面,是有原因的。”
“皇上登基之时。正是魏忠贤篡政之时,皇上大刀阔斧,铲除了魏忠贤,得到极高的赞誉,这个时候。正是建设国家的最好时机,可惜朝廷中的文臣武将。不能够抓住机会,白白浪费了时机,那些鼓吹皇上万能的臣子,依照臣的看法,都是奸吝小人。”
“为臣者,需要尽心竭力,辅佐皇上,治理天下,我大明朝的有屑子,是如何作为的呢,有了政绩是自身的,出现了错误就是皇上的,他们认为,皇上是真龙天子,天上地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大臣尽可以出现错误,皇上是不能够出现错误的,有了这种论调,他们岂能提出来真知灼见。”
这段话,苏天成说的很是委婉,其实就否定了朱由检的才能,朱由检不是无所不能的,也是存在缺陷的,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任何人都有缺点。
苏天成也不是傻大个,说什么就全部说出来,他要看看朱由检是什么反应,若是朱由检不高兴了,那后面的话,就不要多说了,还是直接提出来要求,若是朱由检能够接受这些意见,那他就会说的更加直接一些。
“苏爱卿,你的这邪,说的很是客气了,朕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万能的,朕刚刚登基的时候,也不懂得如何的料理朝政,重点依靠朝中大臣,这些年过去了,依旧没有多少的改进,朕非常着急啊,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啊,苏爱卿,你不要有什么顾虑,想到了什么,尽管说出来,朕想听真话。”
苏天成犹豫了一下,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家都说了,伴君如伴虎,朱由检到底是不是性格暴躁,自己也不是很清楚,要是话语说的过于的直白了,真的激怒朱由检了,那就坏菜了,达不到目的不说,自己也要跟着吃亏的。
“皇上,臣若是说的有不当之处,皇上一定宽宥。”
“苏爱卿,朕已经说过了,言者无罪,王公公在此,为朕证明,今日不管苏爱卿说什么话语,朕都不会计较的,朕真心体谅苏爱卿的忠心,良亦口、忠言逆耳。”
听见朱由检这样说,苏天成站起身来了。
“臣以为,皇上十六岁登基,夙兴夜寐,一心想着我大明朝的强盛,在这之前,皇上并未接触过朝政,可以说对如何的处理政务,并非是熟悉的,如此一来,很容易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常常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总以为事情能够在一夜之间做好,这种情况的出现,本身不是皇上的过失,可我大明处于如此的境况之下,皇上就应该更加严格的要求自身,克制自身的一些脾气,说得不客气一些,家贫思贤妻,国难思良将,皇上对臣等是如此的要求,对自身的要求,就要更加的严格一些。”
“臣说到的这些要求,并非是在物质上的节俭和自律,而是在处理朝政之中的表现,臣的要求可能过高了,可臣以为,皇上一定要做到。”
“皇上本来是非常信任臣下的,就说袁崇焕,皇上曾经非常倚重,以至于满足了所有的要求,在袁崇焕擅杀毛文龙之后,依旧隐忍,未曾爆发,也没有惩处,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臣有了一种感觉,皇上不是很信任臣下了,臣以为,皇上是因为自身的一片苦心,得不到好的回报,所以说,不是很信任臣下了,皇上曾经说过,边臣不足信矣。”
“臣以为,这是很危险的信号,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皇上信任臣下,是理所当然的,既然用人,就要信任,若是臣下辜负了皇上的信任,可以撤换,皇上代表的是我大明朝,若是臣下做事情的时候,还要刻意讨好皇上,知道皇上有哪些需求,以至于掌握皇上的喜好,专门的投其所好,用这样的办法来保住自身的职位,试想这样的大臣,怎么能够秉公做事。”
“臣以为,皇上对臣下的信任,是最为关键的,不管皇上遭遇到了多少的欺骗,可这方面的要求,还是要坚持的,皇上代表的是天下,成大事者是不拘小节的。”
朱由检的脸色有些变化了。
“苏爱卿,难道你认为朕不是成大事者吗?”
苏天成笑了笑,朱由检有这样的反应,才是正常的,要是什么话都不说,一直都听着,他的心里反而要嘀咕了,谁知道朱由检是怎么想的。
“皇上理解错了,臣正是认为皇上能够做大事,所以才提出来这等的建议。”
“嗯,那你继续说。”
“臣已经说过了,皇上不是万能的,有些时候,皇上也会出现错误,譬如说对待原则性的问题,袁崇焕斩杀毛文龙,这是原则性的事情,皇上不管怎么信任袁崇焕,也不管袁崇焕的威信有多高,这样的事情,都要秉公处理,绝不能因为袁崇焕有功,在原则上予以迁就,那样贻害无穷。可皇上要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信任文武大臣,不管这些大臣,是不是为家国天下考虑,是不是很不堪,皇上如此做,就是一种态度,那些一心为国的大臣,自然能够体会皇上的苦心,能够一心为公,而不是曲意讨好和逢迎。”
朱由检叹了一口气。
“苏爱卿如此说,朕明白了,这些年过去,朕也确实操之过急了。”
“皇上想着将大明朝治理好,而且想着在短时间之内,取得成绩,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任何的事情,都难以一蹴而就,治大国如烹小鲜,积累了这么多年的弊端,想着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那是不大可能的,还是需要慢慢来的。”
朱由检的神色不是很好,大概是想到了这些年的遭遇,十六岁登基以来,七年时间过去了,流寇越来越猖獗,后金的力量逐渐壮大,北方遭遇了这么多的灾害,好多的百姓,生活难以为继,不得不起来造反,而且好多的朝廷军队,也出现了哗变,一切都是因为没有银子,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后果肯定是不堪设想的。
王承恩垂目而立,看不出来丝毫的表情,大概认为,苏天成说的这邪语,与他是没有关系的。
“苏爱卿,你能够说出来治国之道啊。”
“皇上,臣说不出来。”
“苏爱卿,你既然想到了这么多,一定是有什么想法的,直接说出来就是了,朕一定会准许的。”
“臣的想法,在奏折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臣就是要动一动那些士绅富户,百姓穷苦,无法承担赋税,可这些士绅富户,尤为富庶,他们能够承担赋税,却因为朝廷的恩惠,因为某些官吏的自私,致使他们更加的富裕,不用承担赋税。”
“苏爱卿,难道你想着直接对士绅富户下手吗,这是万万不行的啊。”
“臣绝对没有这样的想法,臣只是想让这些士绅富户知道,有所得必有所失,他们一样要为大明朝的发展做出来贡献,这种贡献,不是口头上面的,需要实际的行动,他们需要掏银子,更需要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