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在梅殷的劝说之下,下定决心了。
二话不说,没有与北军讲任何条件,就将梅殷所部迎入了阳平关。第十三军,就这样进入了汉中腹地。
而李景隆也早有准备,立即派人诈取剑门关。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就这样落入了北军的手中。四川向北京方面大开门户,不仅仅是四川,连长江流域也向北军掀起了自己的裙子。
如此消息传来,更是天下震动之极。
……
“陛下可以提前准备南巡了。”何夕笑着对朱雄英说道。
有时候,准备太过了,也不是太好的。何夕为这一战准备了很多东西,甚至准备鏖战一两年,但是而今根本没有怎么打,就有了如此进展。甚至可以说,即便战事大打到这个地步,不再推进下去。
黄河放心依然没有突破,对于何夕来说也是心满意足的。
毕竟撕开了四川。就等于打开了之前蒙古灭宋路线,甚至也是蒙古灭金朝的路线。他们可以从汉中出来,直奔河南而去,这样的情况下,所谓的黄河防线,还拿什么去守?
根本无法镇守下去了。
胜利已经确定了。
区别仅仅是时间问题。
朱雄英说道:“这都是姑父之功,姑父之功应当封王。”
何夕听了朱雄英这一句话,顿时心中转过好几个心思,说道:“非国姓不王,这一点臣是知道,而且这一战也不是臣的功劳,是宋晟与李景隆之功。陛下先要赏赐他们才对。”
朱雄英立即说道:“不错,特别是李景隆,真的不错。”
何夕没有多言,两人之间一次小小的试探,就这样过去了。
其实两人也不是想试探,而是很多事情真不好说开。
朱雄英其实想说,如果战后给你封一个王换你退下来,行不行?或者说,你有没有借助武力更进一步的想法。
朱雄英之所以不明白的问,因为一旦答案不是他想要的,双方之间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云山雾绕,虽然很有可能造成误判,但是同时,也是避免双方的沟通走进死胡同之中。
朱雄英说李景隆不错。并不是李景隆献了汉中。而是李景隆为了证明自己是对,为了证明自己的大义,写了一封檄文,哄传天下,李景隆在这篇檄文之中,李景隆用了很多技巧,说了很多是似而非的话。
目的只有一个,说明陛下本来是有意传给朱雄英的,而朱允炆用了非法手段,才让陛下传位给他了。
一句话,朱雄英就是外将兵的扶苏,而朱允炆就是秦二世第二。
里面很多事情,都是朱元璋与李景隆的对话,但是实际上朱元璋已经不在了,这些对话在起居注之中,也没有记录,可以说是死无对证。
怎么说都是可以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李景隆自己给自己证明了大义,也给摇摇欲坠的南京狠狠一击,本来就摇摇欲坠的南朝江山,在正统性问题上再次被撕开血淋淋的伤口。
这对朱雄英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甚至可以说直接挠到痒处。
朱雄英说道:“姑父,西南方面你准备怎么安排?”
何夕说道:“晋凉国公为西南总督,总督汉中四川重庆贵州等地。李景隆召回京师,毕竟梅殷抚军之能一句证明过了,但是李景隆的手段,实在是有一些——”
何夕没有说明白,朱雄英已经知道了。
他可是看过史书的,历史上这位李景隆的表现,他可是很清楚的,将南军几乎丢的精光,可以说是燕王上位第一功臣。这样的人放在外面带兵,不要说何夕不放心,他也不放心。
而且曹国公已经是最顶级的爵位了。封无可封,让他来京师参与朝政也是一个处理办法。
而且,李景隆在政治上反应敏锐,还算是有些天赋的。最少要比在军事上的天赋要强太多了。
朱雄英说道:“姑父所言极是。”
何夕说道:“臣这次来,还有一件事情,请陛下御笔给云南沐家写一封书信,而今已经到了他们该决断的时候了。”
朱雄英心中一动,他顿时想到了如果云南沐家也倒戈了,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西南都为北京所有,南京朝廷被两面夹击,只剩下东南一地,胜负之数,还用说吗?
朱雄英说道:“好,朕这就去写了。”
朱雄英心中忽然想到,而今朱允炆是何等嘴脸,他非常非常想看到。
……
朱允炆简直要疯了。
宋晟的叛变,朱允炆虽然恼怒,生气。但是还没有失态,但是李景隆的叛变,却让他快要疯了。
无他,宋晟与李景隆在分量上,性质上完全不一样。
宋晟虽然是方面之将,但是没有封爵,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在大明核心将领之中,所以随便一个耿炳文过去,就能夺了宋家的兵权。而李景隆可不一样,他是国公,也是外戚。在外人看来,是国家重臣。
甚至可以说,他是在大明公司里面有股份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朱允炆根本没有见过几次宋晟,但是他与李景隆打过很多次交道。
汉中更是他安排李景隆去的。
甚至在权衡这个位置的时候,还有很多杂音,也是朱允炆力排众议,将李景隆安排过去的,无非就是为了平衡朝廷局面拉拢原来的外戚们。
李景隆叛变,狠狠的打了他的脸,更向天下人证明了一件事情,他被李景隆玩弄于鼓掌之中。
他很无能。
这才是朱允炆近乎疯狂的原因。
宋晟背叛,是在关中局面发生逆转,几乎不可挽回的当口,朱允炆生气归生气,但是也知道,先是战事不行,再有后来的宋晟举动,但是李景隆不一样。
李景隆的汉中,遇见的战争威胁不大,梅殷所部,想要攻克关卡,所需要火力根本不够。再加上四川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坚守汉中,并不困难。
而失去汉中之后,在战略上陷入完全的被动之中,更是耿炳文与傅友德所想的,所谓秦岭,潼关,黄河防线成为泡影。这样的情况下,让朱允炆怎么能不疯狂。
朱允炆厉声呵斥丁显,说道:“丁显,这就是你给朕选的将领?”
李景隆可不是丁显所选的。
前线大将任免权根本不在丁显手中,其实在经济事务一塌糊涂之后,丁显的权力正在被齐德给代替,丁显对此也是无可奈何的,他已经预料到自己的未来了。
等什么时候,被朱允炆拿出来,给天下士大夫出口气用。
只是而今不杀。
毕竟战事打到而已,已经证明了一件铁一般的事实,那就是支撑南京打下去的,不是什么仁义道德。而是钢铁与火药,而能生产钢铁与火药的技术来自于新学。
更好的使用这些东西的办法的,也来自于新学。
要想将战事打下去,改革就不能停止。
因为改革可能死,但不改革一定死。
都是死路,而改革还有一点不死的希望。
但是丁显与这一件事情已经挂钩了,特别是最近朝廷对丁显的风潮一浪接着一浪。但是跟随在弹劾丁显风潮之后的,更是废除新法诸条,重申旧章,甚至很多人对于旧章的理解,是回到洪武十八年。
因为何夕是洪武十四年到这个时代,但是朱元璋真正开始接受何夕的意见,却是几年之后的洪武十八年,也就是说他们将朱元璋的一些改革都想废除掉。